柳宗元与柳州的不解之缘

柳宗元,字子厚,他生于京城长安,属于山西河东望族,祖上世代为官,是唐朝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的主张,促进了散文体裁和语言艺术的全面革新。在传记散文方面,他为普通老百姓立传,在散文艺术画廊增加了小人物的闪光形象。在内容上丰富了散文的写作领域。他也创作了一些描写自然景观的游记散文,如《小石潭记》,创造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柳宗元与柳州的不解之缘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秋,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因参加“永贞革新”运动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城,大臣中有提出重新启用他们的,但因有人从中作梗,拦阻下来,再贬到边州作刺史,柳宗元后来改贬到江西柳州作刺史,永和十年,他到达柳州,登上柳州城楼,感慨万千,多年的贬谪生涯,使他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遂作此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登高望远,迎接他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蛮荒旷野,这是一片未开化的疆域,海天相连,海上升腾起来的是詩人的愁思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西风横扫水面,惊动芰菏花容失色,因风而颤。秋雨连绵,声散败荷丛里,密雨如鞭,冷酷地斜抽着墙头上攀爬着的木莲。这里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詩人品格芳洁,身处凄风苦雨的恶劣环境之中。《离骚》中“有制芰菏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句子,芙蓉和薜荔属于香草,象征着君子高洁的品格,詩人像屈原一样忧国忧民、忠君爱国,却受到奸佞小人的谗谤,被贬离家,迁客骚人,去国离乡,仕途失意,怎么能不心潮澎湃?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崇山峻岭上重重叠叠的树林遮住了千里之外好友们的身影,天各一方,柳江迂回曲折,就像他此时此刻郁结的愁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大家一起被贬谪到偏远荒凉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痛苦之情,亲朋好友音信全无的孤独之恨,齐上心头,使全诗层起跌宕、沉郁浑厚、顿挫有力。

柳宗元与柳州的不解之缘

柳宗元在柳州创办了很多学堂,用各种方法鼓励孩子们读书,使那里的青年人受教育的人数大大增加,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在未开化的荒蛮地区,江湖巫医大行其道,柳宗元禁止巫医为害民间,他培养有职业素质的医生,为广大人民群众医病除患,受到老百姓的敬仰,他释放奴隶,为当地老百姓打井,去除他们封建迷信思想,尽力让老白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他还在柳州广植柳树、橘树。柳州因一代文豪而得名,也因詩人在那里写的詩而闻名天下,使一个偏僻的地方从此具有历史人文的色彩。柳宗元虽然在柳州只待了短短的四年,就积劳成疾,死在任上,柳州地区的人民却不会忘记他所作的贡献,柳宗元的大型雕像就坐落在柳侯祠堂,每年清明节,人们都都自发来到这里,献上鲜花,缅怀他们的老市长,记念他为人们所作的一切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柳州   柳江   惊风   薜荔   巫医   京城   愁思   江流   刺史   不解之缘   城楼   仕途   美文   高楼   芙蓉   散文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