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晁补之的《忆少年》别历下

无穷官柳,无 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的詩句,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向往道法自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治世箴言。晁补之是济州巨野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他工书画,能詩词,善属文。这首词写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词人贬谪应天府(河南商丘),离别历城,有感而发。

词中一开始直抒胸臆,开门见山,一下子展现出来一个三无境界,夹道无穷无尽的官柳,每一棵柳树都依依袅袅复青青,带着无限的眷恋之情。而那无情的画船却要载着词人驶向不可预知的贬谪之路。船上的行者身不由己,漂泊无定,居无定所,多情的南山上留下了词人多少游览的步履,南山地处泰山余脉,境内风景秀丽,沟壑纵横,空气清新,南山的岩壁曾留下词人许多詩词墨迹,竹帛宣纸上,留下多少南山的丹青素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相送故人,客子奔赴他乡,青山隐隐水迢迢,行舟渐行渐远,始终不见高城缙绅士大夫的身影。济南素有“泉城”之称,七十二名泉,家喻户晓,可以说是家家杨柳,户户泉水,这里的山泉水孕育出千般佳丽,万般俊才。济南的名胜古迹、山水园林如诗如画,不用说水光滟潋晴方好的大明湖、也不用说雕刻着千般佛像的千佛山,也不用说漱玉吐珠的趵突泉,单是那长满野生黄栌的红叶谷,蓝天下那斑斓的色彩就让画家临摹不尽,人们说济南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果然是赛过江南,名不虚传,碧溪环绕着造型各异,巧夺天工的古迹园林,给人以历史的沧桑厚重感,沉淀成一首首凝固的詩,雕刻出一幅幅鬼斧神工的壁画。

赏读晁补之的《忆少年》别历下


赏读晁补之的《忆少年》别历下

这一别经年,再回首,恍然如梦,若有机会再回来,我所熟悉所留恋的历下风景,已成陈迹。

赏读晁补之的《忆少年》别历下


赏读晁补之的《忆少年》别历下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这里化用刘禹锡的詩《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表现了词人对官场上那些长袖善舞、掩袖工馋的势力小人的蔑视,同时看到自己鬓间染霜,又见桃花凋零衰残,对着岁月流逝,不免惆怅感伤,风中也有唏嘘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巨野   趵突泉   水光   商丘   竹帛   黄栌   缙绅   大明   陈迹   青山   词人   济南   美文   南山   园林   桃花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