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倦客梦断燕子楼

燕子楼: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楼台,现在位于徐州市市区云龙公园的知春岛上,属于江苏五大名楼之一。早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徐州尚书张建封为其爱妾关盼盼所筑的小楼,因飞檐挑角,形如飞燕而得名,小楼两面环水,掩映在五彩缤纷的鲜花丛中,楼前一弯清溪,沿溪植满杨柳,环境优美,清幽灵秀。

天涯倦客梦断燕子楼

关盼盼:出身于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精于詩文,颇通音律,又有一副清妙的歌喉,还练就了高超的舞技。因善跳《霓裳羽衣曲》而驰名徐泗。后来家道中落,被徐州守帅张建封重礼娶回家作妾。

不久大诗人白居易离别家乡去长安赴任,途径徐州,张建封久闻白居易大名,如雷贯耳,仰慕已久,特意邀请白居易到他府上,设宴款待,酒过三巡,张建封让盼盼歌舞助兴,盼盼轻启朱唇,在丝弦的乐器伴奏下,一口气唱完了白居易写的《长恨歌》,接着又跳起《霓裳羽衣曲》,在回旋若雪的舞蹈中,客人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杨贵妃那倾城绝世的曼妙身影,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白居易没想到世上还有这样堪与贵妃媲美的佳人。当即为她赋诗三首,其中一句赞美她“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天涯倦客梦断燕子楼

后来,张建封因病去世,张府败落易主,府中姬妾树倒猢狲散,一时风流云散,只有关盼盼一人为他守节,她搬到城外云龙山麓的燕子楼居住,只有一个老仆人随身侍奉她。十五年来,她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琴瑟不调,形影相吊,过着离群索居的隐居生活,直到后来绝食而亡。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被俘北上途经徐州,到燕子楼写詩凭吊盼盼说:“因何张家妾,名与山河存?自古皆有死,忠义常不没”。

自从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屡被调动,他从密州调任徐州做官时,在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永遇乐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紞如:击鼓声。睡梦中,三更鼓响,在詩人的至暗时刻,一片树叶飘然落地,那声音都能锵然惊梦,足见宦海波澜对诗人的内心造成的冲击有多大。当时,盼盼进入苏轼的梦中,在暗淡的背景中,那云断香消的倩女幽魂究竟表达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那十五年忠贞不渝的堅守所留下的就只有这座燕子楼。梦醒时分,夜色茫茫,寻遍小园,难觅芳踪。只有月亮洒下清冷的光辉,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寒霜。清风徐来,好一派无限清静干净的世界,在这静谧的子夜,燕子楼中思悄然,曲折的花港下游鱼在水中欢跳,这里写得静中有动,生动活泼,颇有情趣。詩人看到了鱼之乐,他很羡慕那种毫无惊扰的自由生活。圆菏开合自由任天真,舒展自如,夜露落满菏杯,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倾斜滴落池中,在寂静的湖面荡起圈圈小小的涟漪,又如滴在詩人寂寞的心中……

天涯倦客梦断燕子楼

漂泊天涯的游子,他曾经是豪情万丈,而今却满怀疲惫,踏着沉重的脚步,背负着空空的行囊,眼里是酸楚的泪,想家的时候,家在远方,虽然家乡千万次在梦中召唤,可是回家的归路,依旧漫长。望断乡心的是故土的芬芳回不去的故园,你别来无恙吗?月亮照在燕子楼上,人去楼空,只有燕子年年回来,软语呢喃,抱雏作窝,好不快乐。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无论是“蝴蝶梦”、“黄粱梦”,还是“邯郸梦”,人们都沉浸在旧欢新怨、新仇旧恨之中,无法自拔,也不能醒悟。我如今对着燕子楼缅怀关盼盼对张建封的绸缪不尽的真情,慨叹好花不常开,佳人不长在,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后世也会有人对着黄楼夜景,触景生情,为我浩叹。

苏轼以古事叹今朝,又由今朝联想未来,词意超迈,意蕴深长,将身世浮沉、宦海失意、与古人的悲欢离合和人生的无常这些错综复杂的感伤融为一体,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虚幻美,也表达了詩人渴望摆脱凡俗的困扰,达到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当然这在人间找不到,只存在于夜深人静的瞬间的美好体验。然而,干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经典詩词时,也会从词句的字里行间,体会詩人月下徘徊时的心境,看到他在逆境中所锻造出来的坚强性格,在黑暗中苦苦探索的熠熠光辉,灵性中的开朗和不同凡俗的超然气质,感叹他在一波三折的逆旅中独立不迁的气场和人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人月   盼盼   燕子   徐州市   云龙   徐州   凡俗   故园   月亮   贵妃   霓裳   梦中   美文   佳人   诗人   天涯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