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爱与数学》算是一本奇书了。作者是一位俄罗斯的犹太数学家,他还自导自演了一部短剧《爱与数学之祭》。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最能见证独特爱情的片段,他在真理子腹部纹下了“爱情公式”。那天书一般的“宇宙语言”据说是所有星际文明唯一可能的共识。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比较起来,当年笛卡尔的情书反倒是简洁多了(如上图)。当然下面的公式图像只有在他们彼此的心里才会呈现。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这位天才少年的求学之路也非常传奇,因为是犹太人,遭到了各种歧视,而且都是私下刁难。虽上不得台面,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笔试挑不出毛病,就在口试上刁难,一涉及概念就要求给出定义,定义里再循环追问,直到找出不够严格的地方。出难题,眼看快出结果时,就换题…

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严刑拷打”,越挫越勇,爱德华反倒得到了不少数学家的同情和帮助。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书中介绍了他一路的艰辛历程,从辫子群相关课题入手,直至朗兰兹纲领的相关研究。

在美国,朗兰兹纲领的研究得到了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the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资助,获得了高达数百万美元的资金支持,这是迄今理论数学研究获得的最高支持。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他从有限域的方程根,讲到与之相联系的模形式。中间还不忘带上谷山自杀和未婚妻殉葬的凄美故事。

谷山就是第一个提出“志村-谷山猜想”的那个年轻人,自杀时才31岁。困扰人类350年的难题费马定理就是通过这个猜想证明的,把一个方程问题映射为一个模形式相关的问题,就好像要提高水稻产量,想起去火星取土一样。上图就是和调和分析相关的模形式图,是不是很美,不知道火星地底下是不是也这么美?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别以为数学就是你在大学学的那点东西(都是几百年前的),现代数学从伽罗华的群论开始,进入的人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绝不是外行人可以体悟的。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那孩子们为什么要学好数学呢?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之后的思维提升很大程度依赖与抽象,他还把同态理论应用到认知研究中,同态本身就是群论中的术语。

他认为认知是一个迭代过程,总是在未知与已知间建立一种“同态关系”。我们先放下这些复杂概念,说说小学一二年级的加减乘除都有怎样不同的“高观点”。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加减乘除还有什么“高观点”,是不是太扯了?数学能给你的是模式,比如“交换律、结合律”就都是“模式”,它们并非总是成立,结合律的存在,代表了问题可以分解后分别解决。而交换律代表了解决问题存在“路径依赖”。

现实中化繁为简是不是很常见?职业规划是不是路径依赖?就是在小学数学本身,你也用得上类似观点。除法就不符合“交换律”,那么在应用题里,谁是除数,以及分数应用题中谁是基准就尤为重要。

再比如,加法与减法有何不同质的方面?考虑连加 、连减(其实一种加)也许更明显,加是一种“宏观汇总”,减是一种“局部细节”。余额就是最常见的“加”,鄙视链就是最常见的“减”。总之,就是最简单的小学知识也存在不同视角。

为何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爱与数学》读后感

  数学难吗?也难,也不难。难常常是因为不得法,别忙着刷题,总结方法才重要。现在AI都欺负到每个岗位上了,你躲,就等于放弃更多的机会。而趣味和方法启迪很重要,你看吴军的书就不难读,因为有故事。故事藏着思维动机和发展脉络,课本却只有干巴巴的定义定理。深一点的数学书都是迭代阅读的,就是大学教授也不例外,这个你相信吗?数学很美,还是那种“很性感”的美,可欣赏这种美需要培养特殊的受体。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学好数学是对整体思维能力的提升,当然语文也很重要,不然审题都会成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笛卡尔   同态   数学   火星   加减乘除   应用题   数学家   读后感   纲领   定理   美文   认知   定义   形式   观点   孩子   小学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