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在京味小说里,《大宅门》中的故事颇有些传奇色彩。搬上屏幕后,更显人物鲜活,跌宕起伏中还很接地气。坏人坏得让你咬牙切齿,但也有他软弱可怜的地方。好人一身正气,却也有放荡不羁的人格。

白家的能人有两个,一个是二奶奶,一个是七爷。他们到底有什么特殊的经营管理才能值得我们借鉴呢?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先说二奶奶白文氏,她能当这个家,必有杀伐果断的魄力和超越常人的眼光。白老爷子早就看出,大爷、二爷根本治不住老三那种混不吝的败家子,对外交涉也迂腐有余,魄力不足。二奶奶的几次“隐忍规劝”,白老爷子虽未采纳,但事实证明“小不忍则乱大谋”。

白家大爷因宫中斗争“躺枪”,被仇家利用,判了斩监候。二奶奶临危受命,与报恩的狱头合谋,“狸猫换太子”,保下了大爷一条命。但百草堂还是被查封了。

能人往往隐忍不发,一旦出手,那就得足够狠,不给对方翻盘的机会。谋事在前的二奶奶,知道夺回百草堂必须倚仗宫中的权力。第一次见常公公被拒,可她很高兴,因为她从常公公的破旧宅邸就看到了机会。连新宅带两个漂亮丫头,一步到位,她不求现报,只说“孝敬”。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二奶奶的大手笔,被三爷告到了白老爷子那里。震怒之后,他还是相信了二奶奶的智慧。太监本身苦出身,地位卑贱,为世人不耻。能升到老佛爷身边做事,也已经是隐性权力的制高点了。几千年的帝制集权,从来都是讲权不讲法的,二奶奶深谙此道。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谋事谋全套,不能上来就扔“王炸”,只要权上有权,就得先占住理。利用白家的“刀锋竞争力”秘方和白家老号的信誉,从药的品质和牌匾入手,先入股百草厅,接着通过收南记与之抗衡。利用秘方优势,挪走了百草厅的宫中供奉,自己挤垮自己的百草厅。

剩下的股东不想被债务所困,主动退出。白文氏夺回了白家老号,二奶奶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白家三爷是个吃喝嫖赌,吃里扒外的恶棍。他一方面仗着白家身份,另一方面转好打听别人的把柄、软肋。结合他毫无底线的混不吝性格,他内外出击,几乎一直处在各种篓子的中心。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二奶奶对白三爷是外打七寸(贪),内加安抚,让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也不得不佩服。为何这么混蛋的人,二奶奶怎么就能对付得了呢?

就是应了那句话:“只要有需求,就有管控的办法”。贪本身就是一种弱点,二奶奶对三爷恩威并施,也算几次帮他度过了危机。尽管他翻脸比翻书还快,可格局的差距,就让他服帖了。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白家老号第二代掌门是七爷白景琦。景琦生下来就不会哭,只会笑。大了后,不好好读书,装神弄鬼,骗弟兄几个喝尿。几任先生都被他气走了,可他没想到折在了一个文武兼备的新老师手里。儿时景琦被五贝勒绑票,这位老师曾经救过他,连名也没留就走了。

白景琦经这位高人指点后,性情大变,不说文韬武略,但已变得有胆有识,不再是冲动的莽夫。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白景琦和白家几位药材主管进出药材市场,亲身体验了白家老号如何“坐庄”的秘诀,使他自此深谙“市场之道”。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八国联军打进京城,白家也随慈禧太后去了西安。白景琦已然成为能扛事的堂堂七爷,为救他师父还杀了一个德国鬼子。

白景琦事先未报西安母亲,就私下和格格的私生女黄春好上了,两人还未婚先孕,让二奶奶不得不认下这门亲事。但他俩也因此被赶出了齐家,毕竟三爷知道景琦杀了洋人,留下对全家也是一颗雷。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白景琦叩拜母亲后去了济南,赤手空拳,在济南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先是利用配方优势扶弱成强,有了自家品牌。被做督军府太太的表姐察觉,又多了一层政治背景。

此时,白景琦才使出了他的“当屎套白狼”的传奇。故事里说得是靠“白家老号”的牌品,硬是不让打开当品锦盒的封条。其实,更可能是督军府的“无名背书。”

不管怎么说,白景琦用这2000两银票实现对整条街药铺的垄断经营。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此时,白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拿大爷“狸猫换太子”之事要挟,连二奶奶都没了主意。如果做实,可能波及满门。得了便宜的这个二流子,蹬鼻子上脸,先是欺负白家女儿的闺女,后又喊着要娶白景琦的妹妹,气得二爷在追他时失足摔死了。咽气前,他求二奶奶把儿子景琦从济南叫回来。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白景琦可不吃小混混的那一套,把那个欺负不可一世的混世魔王按在尿池子里,饱饱地喝了一壶,打得他满地找牙。当然也再次引发了对大爷旧案的怀疑,故事跌宕起伏,我就说到这里。两位当家人,风格不同,各有各的智慧。

白家的经营管理智慧-《大宅门》观后感

  我在这里略加总结:首先,家之兴亡与国之强弱息息相关。乱世之秋,白家之医道、药行,不仅是立家之本,也常常是祸之源头。

为宫廷治病、供药,虽有大把银子可赚,但医药不仅不能包治百病,实事求是地诊断格格怀孕,居然也结下了与王爷的世仇,就更别说白大爷因政治斗争而躺枪了。

所以,要维持白家老号和一大家子吃穿用度,寻找靠山,破财免灾也属无奈。

信誉和良心也是从医的根本,白家大爷能虎口逃生,全凭大爷生前救过狱头母亲的命。做人与做事比较,做人是根本,人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底线涉及人性深处的善恶。有些事上,看上去也在做事,其实是在做人。

文明其实已经进化到了相当法制的制度化时期了。如果你还是焦虑“有没权势”为你背书,那制度一定存在重大缺陷,制度也不能保证绝对公平,但好的制度一定比人(权)靠得住。

乱世中的白家,其实,也只能是“借力打力”。那确实需要特殊才能,而好的制度下,就省心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贝勒   吃里扒外   督军   宅门   百草   济南   观后感   老爷子   西安   能人   宫中   跌宕   魄力   美文   大爷   经营管理   奶奶   母亲   智慧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