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军营影视活动与地方的天壤之别

书接上回。

说到看电影电视,现在只是居家生活及消遣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电视机,各种影院比比皆是,都不值得一提。

40年前的惨况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有真切感受,社会上电视机的名词才刚刚流传开,我家乡的山区小公社还是在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街上的供销社买了个九英寸的黑白小电视机接收天安门广场追掉大会实况。天黑后摆在大街上,各单位排队观看,稍微远一点的跟本看不清,只能听电视。我们每晚都是跑上十几里的山路去看稀奇,才知道了电视机的模样,好象连播了一星期吧,人家把电视收进办公室去了,宝贝疙瘩嘛,全公社三万多人仅此一台,你说有多金贵?

那时流传有一首顺口溜,对全国各地的电影放映情况是个慨括和说明:老三战,奇儿女,八个样板唱大戏,欧洲明珠两部片,朝越进口共四曲。老三战是指巜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奇儿女是指《奇袭》和《英雄儿女》;八个样板是指《沙家浜》《红灯记》《紅色粮子军》《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白毛女》《奇袭白虎团》;欧洲明珠即阿尔巴尼亚影片巜多腦河之波》和《第八个是铜像》;最后一句是朝鲜三部片《卖花姑娘》《鲜花盛开的村庄》《摘苹果的时候》和越南进口片《回故乡之路》。

当时的中国已有八亿多人,电影市场上就是这些影片,就这样大半年到山区乡下放得次把,每次我们都是追着撵着跑一二十里山路跟着看,回到家里常常鸡都叫了。第二天早上还不敢睡懒觉,该上学的上学,该上工的上工,耽误了挣工分家里大人就不许下次跟着了,那才叫因小失大,坐失良机哟。

七八年入伍后因改革的序幕己经拉开,十年动乱中被封存的影片陆续放开了,每个星期六晚上都是统一组织在军区礼堂广场上看露天电影,若下雨就进礼堂看,战士一律免费,干部和家属职工需买票。

打开尘封已久的曰记本,清楚的记录着到部队的看的第一部影片叫《游乡》,内容是送货下乡支援农业的故事,第二部影片叫《追鱼》是神话戏剧片,全部都是彩色原装,放映机也跟农村简易机的音响效果大不一样,是真正的艺术享受。我查了一下日记本上记录的影片名字,当兵三年共看了133部影片,而且全是以前在地方没看过的,神话片爱情片无所不包,天上的水下的应有尽有,国产的进口的争奇斗艳。

因为我们是省军区警卫连,有一个警卫目标院内地下室内除了各种防御图丶作战图丶立体沙盘丶武汉军区丶河南省军区和全国兵力部署图等作战室的装备外,还设有一个小放映厅,普通战士进不去,老百姓更是连门口都不许停留。我们站岗可以沾点光偷着瞄一瞄,经常放的都是参考片之类的保密片,如《OO7,来自俄国的爱情》等,当时地方上是看不到的,当然也会有一些当时认为是流氓淫秽色情现在早就习以为常的影片,更多的是军事教学参考片,帮助决策者们制定战略战役方案。首长们常常在里面开会,休息时看看电影换换脑,不一定是轮到哪个人去站岗,同时也严格保密,名字也不敢记,所以看的不太多。

前几天的短文中己介绍了连队有一台十二英寸小黑白电视机,毎到星期天晩上打开放映,我却没有任何印象。原因是当新兵为了求进步挣表玩不敢看,当老兵当班长是没时间看,十个指头有长短,你那个班那怕是尖子班也总会有落后一点的战士,且越是尖子班压力越大,他加班加点搞小型练兵你要陪着防止动作走形,随时鼓励其精神,更要当好保护防止出事故,军人训练非枪即弹,特别要防止人身事故。

几年的军人生涯,把我前半生的电影都看完了,而且未掏一分钱,应该说值了!(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白毛女   阿尔巴尼亚   金贵   天安门广场   省军区   作战   欧洲   天壤之别   军区   军营   礼堂   美文   儿女   电视机   战士   年前   影片   地方   电视   影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