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将文化」读书二题

#红星在线# #头条将军文化#

#头条读书院#

【今日荐读】读书二题

文 | 马誉炜 将军

「百将文化」读书二题



学习邓小平的读书方法


近日读到一篇有关邓小平同志读书方法的文章,解开了多年来我心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邓小平同志讲话总是言简意赅,点中要害?为什么他能够在乱云飞渡中从容不迫,以明察秋毫的如炬目光看透事物的本质?许多看似纷繁复杂的问题,经他精辟点拨,即简便易记、令人顿开茅塞;许多看似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他处理起来游刃有余,达到了“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境地。看来与他一生养成的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有着直接关系。


一个是对照读书法

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就是基于他将毛泽东思想中的相关内容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相关论述反复作比较、对照,认为这样才能把问题说清楚。


一个是读思结合法。

邓小平同志一贯主张一边读书一边深入思考。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在谈到如何科学研读、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时就说过,只有做到读书和认真思考相结合,才能避免将毛泽东思想“泛化、庸俗化”。


一个是重点掌握法

即在浩如烟海的读书学习内容中,善于抓住最为重要的内容,尽量提升读书的效率。他一再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一个是整体研读法。

读书过程中,通过对同一主题下各式各样资料的综合把握,吃透研读对象,从中梳理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把握其要点,熟悉其要旨。


纵观邓小平同志这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看主要集中体现在他的广闻博览,善于将相关的书籍资料对照起来学;体现在他的勤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才能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体现在他的突出重点,读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囫囵吞枣,而要抓住重点,击中要害,在解决主要问题上下功夫;体现在他的总体把握,力求统筹兼顾,全面衡量、比较,寻求事物的最大公约数。


看来,在平时的政治理论书籍的学习上,不能仅凭个人兴趣爱好,总吃“偏食”;不可浅尝辄止,不去认真对照参阅,搞“雨过地皮湿”;不能停留在急用先学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一点资料就不愿再深钻细研了。说到底,政治理论的读书学习,务必要下细功夫、静功夫、深功夫。

「百将文化」读书二题


学学林语堂先生的读书观

林语堂先生在写作上,一贯主张要顺其自然,发挥个性,就能写出好文章。在读书上也是提倡不要刻意去读书,而是注意依兴趣和爱好去读书,有一种道法自然的感觉。


他首先认为读书是一种任意门。读书是一种乐趣,可以摆脱时空的束缚,可以和历史和未来的任何一个人对话,体验不同人的人生,感受他们的生活乐趣、痛苦和磨难。其次,他认为读书是一种风味。读书不能抱着功利的目的去读,而是应为提升风韵和风味去读,如宋朝诗人黄山谷所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面目可爱”。再次他主张读书需要阅历。同一本书,不同阅历的人读出来感受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去读,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还有他觉得读书无需刻意。读书是一种缘分,尤其是碰到自己喜欢的作者,会有一种精神融合的感觉,会看着看着从床上跳起来。读书完全不需要刻意,不要别人督促,不会在意外界环境的影响,想读的时候拿起就读,不合胃口就再换一本,一切处于自动自发的状态。


由于生活的历史背景和从事职业的不同,林语堂先生的读书观与政治家的读书方法差别很大。从文学的角度看,林语堂先生说得是很有些道理的。他对读书的看法的确比较超脱,没有功利性,反而是出于好奇心,去打开一扇又一扇的任意门,穿越时空,跟古今中外的作者高人喝茶聊天,这种读书的感觉自然洒脱、非常惬意。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与符合自己口味的人对话,无需刻意,无需迎合,于是头脑里激起的创作灵感也是既活跃又大量的了。也就是说,书籍是你的工具,你要驾驭书籍,而不是被书籍所驾驭。


看来,要当一个好作家,就要按照林语堂先生说的这个方法办。

2021.11.11于北京知行斋


「百将文化」读书二题

作者简介

马誉炜,笔名马达、马未歇,河北省景县人。1976年初入伍,同年9月入党。长期在原北京军区机关和部队工作,陆军少将。曾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和对越防御作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磨合人生》《生命的长度》,书信体《与年轻官兵谈人生》,政工研究文集《走近新生代》,长篇纪实文学《1976.红星在唐山闪耀》等书籍。曾四次蝉联解放军报社“长征文艺奖”,获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银奖和三等奖各一次,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编辑:百将文化艺术中心昕虹

#秘书长读书#

@中国军网@百将文化艺术

「百将文化」读书二题

「百将文化」读书二题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是一块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宾馆、酒店、商店等单位的一块牌子。匾额是各种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称及用途,也是用于宣传的一张名片。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也是将军。如今用的毛笔,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首创。百将中心可以邀约文武双全的将军书法家和名人书法家题联题诗题字题匾和笔会展览。邀约军地名人和教授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景县   北京军区   红星   唐山   目的   河北省   匾额   政治理论   书法家   毛泽东思想   美文   将军   功夫   感觉   书籍   方法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