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永葆红安红,不负将军情

#红星在线# #头条将军文化#

#头条读书院#

永葆红安红,不负将军情

向关心支持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的各位将军、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致敬!


希望工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工程,充分肯定了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强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进入新时代,共青团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注和支持希望工程,让广大青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1989年到2020年希望工程累计募集捐款175.8亿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639.7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593所是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力的民间公益事业之一万所希望小学像希望的星火点亮了祖国大地希望小学不仅承载着爱心人士的美好期冀更蕴藏着一段段历史和故事一份份关爱与希望……


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


红安,地处鄂东边境、大别山区,原名黄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安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成为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鄂豫皖根据地的摇篮和中心区域。


家家有红军,户户有英烈。”是对红安的真实写照。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诞生了五支人民军队,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两百多名将领,人民共和国的两位主席——董必武、李先念。


「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永葆红安红,不负将军情


在红安,有14万人民群众毅然为革命捐躯,有记载的烈士2.2万人。他们的姓名,镌刻在红安烈士陵园的一面黑色花岗石墙上。


「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永葆红安红,不负将军情

这幅对联悬挂在湖北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内。在党史上,这是目前所知最早将工农革命军称为“红军”的民间“文本”。


在这座孕育了223位革命将领、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的城市中,有这样一所“红色”小学——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


这是一所与“将军”有着深厚渊源的小学,原名陈河寺小学,创办于1946年9月,位于高桥镇陈河村。

2013年,原济南军区联勤部政委曹学德少将实地考察陈河寺小学,当即决定通过倡导社会捐赠与政府配资,为陈河寺小学兴建一栋综合楼、修建标准化运动场、改造校门,硬化校园主干道……

2017年6月1日上午,红安县陈河寺小学在操场上举行落成庆典暨揭牌仪式,该校正式更名为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学校的校名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

「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永葆红安红,不负将军情

对将军们而言,在革命老区兴建希望小学,寄托了他们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无限深情。对学子而言,社会的关爱与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激励他们发扬革命传统,奋发学习,立志成材,报效祖国的行动与决心。

「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永葆红安红,不负将军情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

90年前唱响红安街头的《铜锣谣》,是红安儿女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精神的永恒写照。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是红安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更是培育老区学子们学习成长、报效祖国的摇篮。


红色基因铸就红色希望,希望工程与祖国同行。

- THE END -来源 / 全国少工委

@中国军网

 #头条红色文化# #教授开讲#

编辑:百将文化艺术中心昕虹

「红安县将军希望小学」永葆红安红,不负将军情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是一块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宾馆、酒店、商店等单位的一块牌子。匾额是各种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称及用途,也是用于宣传的一张名片。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也是将军。如今用的毛笔,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首创。百将文化艺术中心可以邀约文武双全的将军书法家和名人书法家题联题诗题字题匾和笔会展览。邀约军地名人和教授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红安县   红安   李先念   黄麻起义   将军   鄂豫皖   匾额   老区   希望工程   军情   美文   青少年   祖国   红色   小学   社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