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 | 人类从何时开始以瘦为美?


涨知识 | 人类从何时开始以瘦为美?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春天来了,人们要脱下厚厚的棉服,换上薄薄的春装了。检验大家身材的时候到了,这时候,“减肥”再度成为美女们的“口头禅”。

揪着腰上厚厚的脂肪,忍不住炮轰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要是生在以胖为美的古代多好啊!那么,人类到底是从什么时候以瘦为美的呢?其实,以瘦为美也不过是近100年的事。

原始人以胖为美

在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无论男女都需要从事社会劳作或家庭劳作,女性拥有健壮的身材,在生存中才能具备优势。史前时代中,先民自然尊崇能繁衍后代的女性,而代表着生殖能力的壮硕身材自然受到异性的欣赏。

所以我们看到出土的石器时代女体像的造型特点就是丰乳、肥臀、鼓腹、整体形象硕大。即便到了有文字的时期,对生育的功利性审美依然根深蒂固。如“好”字,无论甲金篆楷,其结构都从女从子会意,不能多生孩子的妇女不是好妇女。

在这样的审美文化中,胖人的自尊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健硕不只意味着生育,还意味着力量。

西方中世纪:胖人的美好时代!

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在接下来的一千多年漫长的中世纪里,欧洲一直笼罩在连年的战争、鼠疫和各种自然灾害之中。人们随处可以见到皮包骨头、饥肠辘辘的妇人。相较之下,圆润的、被脂肪包裹的女性身材成为男性争相追捧的目标。肥胖意味着健康、富有和权力。频繁的饥荒和灾难导致大部分人的胃无法稳定地得到满足,只有非常富裕的人才能毫无节制地饮食。

所以,丰满甚至肥胖的身材被认为是一项特权,是上等阶层最直观的标志。

人们为何会开始“以瘦为美”

肥胖人群的出现和肥胖现象被社会拒斥,都与近现代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19世纪,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发福的农民和工人越来越多,肥胖在西方不再是上等阶层的专利。科学的进步让人们认识到,能量消耗不充分会导致肥胖——要么吃得过多,要么运动过少。这一认识促成了欧洲饮食文化的变革,传统的丰盛大餐被精细健康的中产阶级美食所代替。暴饮暴食从此被视为美食的对立面,饕餮之徒开始受到鄙夷和指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以前,人们对苗条、纤细的追求,大部分都停留在上层社会即衣食无忧的阶层中。在下层社会,人们依然追求丰满、健硕的女性。虽然胖不再意味着美和好的社会评价,瘦却仍然可能是脾气差、有气无力和性格忧郁的外在象征。可以说,近代早期是一个胖瘦形象平分秋色的时代。

全民追求瘦,只不过是近100年的事

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社会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和现代娱乐的兴起,西方人对身材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此前人们保持身材主要是为了形象的美观,那么从20世纪开始,身材则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含义。

人们渐渐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也第一次让“节食”这一概念成为众人皆知的健康时尚。1933年《柳叶刀》上登载的文章写道:“如今,节食成了谈论减肥的一种流行语,人们不再说‘去掉多余肥肉’。”减肥的专用词汇的出现,可以看出当时减肥人数不再是少数群体,他们的人数多到已经有了重塑语言体系的能力。

1945年,巴黎时装设计师路易斯·里德发明了“比基尼”之后,肥胖彻底与不时髦联系起来。在这个观念的推动下,减肥栏目在各个报纸、杂志都被归类到“时尚专栏”里。同时无数以“美女”“沙滩”“比基尼”为主题的电影、广告、海报,都在不断强化这个观念。

医生和健康专家们也开始关注肥胖对健康的影响,195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物理学家约翰·葛夫曼认为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的关系很大,并且发现血液中含有胆固醇的脂蛋白与心脏病有关联。研究认为,肥胖和血液脂蛋白有关系。而对高血压、高血脂的研究也证实肥胖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科学家和医生也加入了“反肥胖”大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脂蛋白   欧洲   胆固醇   中世纪   肥胖   美文   阶层   观念   身材   人类   形象   关系   女性   世纪   社会   知识   时代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