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集体户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集体户,就是我们知青的家。集体户,就是集体户口。意思就是很多人一个户口,我们集体户是18人一个户口,这种户口是分页的不是单纯一个户口本,其它性质和普通户口完全一样,其实就是临时户口与常住居民户口中间的特殊户口。

我们集体户在屯子的正中间,我说屯子的正中间一点也不为过,前后左右,怎么看,怎么也是屯子的中。我们集体户前后院、左邻右舍都住的老乡家。前院住着车老板姓崔,是屯子里著名的车老板,人很精明,家境也算殷实。

后院住着大家庭,就像过去的大地主,很大的院子,很多的房子,很大的粮仓,很大的猪圈,圈里喂养着四口大肥猪。(当时我们屯子基本是一家喂养一口猪,上秋抓猪羔子,过年杀上年抓的猪,基本在100斤左右)很多的人进进出出。这户人家跟我们知青不来往,我也没进过这户人家的院子,每每路过,都要好奇地多看几眼。

左邻住着一户孩子多、生活困难户,不到40岁的夫妻,就有孩子6个,这6个孩子4女2男,女孩都长得美丽,男孩英俊,这家的孩子是我们屯子里最好看的。

右舍住着一对年老夫妇,老的头发都白了,有一双儿女,大的男孩大概有20岁左右,在生产队干活,小的女孩只有十几岁,老两口视为掌上明珠,女孩长得真丑,丑的我们都不忍心看。

我们集体户的房子是屯子里最好的,红砖瓦三间房,红红的砖墙没挂面,看上去很乍眼。集体户里有我们青春的岁月留下的欢声笑语,也有我们思念亲人的眼泪。每年的正月过后,我们知青陆续从城里返回屯子里,走进空荡荡、布满灰尘犹如冰窖一般的集体户,打扫房间、准备口粮、烧炕、开火做饭,新的一年的春播下种即将开始。

我们集体户中间进门是厨房,左右两边是男女生宿舍,宿舍都是对面大火炕,占据屋子百分之八十的地方,火炕上整齐的行李卷一个挨着一个。进门对面和两铺炕的炕梢是我们每人的箱子,整齐的排列在一起。那时我们正年轻,少年不知愁滋味,不管劳动一天多么的累,收工后回到集体户照样欢声笑语、嬉戏玩耍。在漆黑的夜晚,屯子里死一般的肃静,我们集体户里的歌声 笑声常常回荡在这个寂静小屯子的夜空里。

那时我们的生活比不上当地的老乡,因为我们没有存粮加之计划不周与管理不善,经常是饥饱不均。我们集体户吃饭在男生那屋,地中间放有一张长条桌,我们把饭和菜都放在桌子上,18人有一半坐着,一半站着,狼吞虎咽吃着那基本不换样的饭菜(炖菜、大饼子),那时的我们好像永远吃不饱饭。

集体户,留下了我们的青春,留下了我们的美好,留下了我们的梦。今天很思念当年的集体户,真想有机会回去看看,也不知道我们集体户的房子还在不。

知青往事:集体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集体户   知青   条桌   屯子   存粮   火炕   欢声笑语   后院   美文   院子   老乡   户口   往事   很大   房子   孩子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