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明武宗正德三年即1508年,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在贵阳的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说法,当然,所谓的“知行不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者,主要指的是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者,主要指的是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以,知行之间主要指的就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

纵观分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其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为一,不可分割,“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即如现在,道德教育在某方面的知行脱节以及“知而不行”就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咎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要积极的。

须知,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此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既然知道那就必然要表现出来,否则就不能算知,道德的认识和意识必然会表现出道德行为,如果不行动,再有真知也是枉然。

王阳明也说过:“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在当时显然是很深刻的,即使到了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也是真实而又切合实际情况的。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其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阳明此一说与朱熹的思想是对立的,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践行。但是,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这一学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公司所在的企业文化标注的就是“真实做事,诚实待人,深明事理,知行合一”,这一点恰恰指的就是王阳明所提出的观点,他告诉我们,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够改变自己,我始终相信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它一直在变。”看似无解的一句话其实却蕴含着事情的本质和真言。

世事纷纭,生活多变,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的呢?怎样才能改变自身周围的环境呢?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周边人的实际,总结这么几条,希望能够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1、坚持锻炼增强身体机能

锻炼很能表现一个人的意志和坚强,当然,这个不见得非得去什么健身房之类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每周能够坚持每天早晨早起晨跑的,都是不是一般的人,不要说每天都这样,一周有一般的时间都行。

锻炼的方式有很多种,可是,跑步无疑是最简单也最见成效的一种,一开始可以慢慢的,时间长了可以加快速度更可以加长距离,总之,要设立目标,不必追求速度,慢跑即可,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发现,即使跑上十公里也不是什么难事。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2、用心阅读提升自身素质

读书是最能提升一个人整体素质的路径,不见得学历高,名校毕业的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阅读也不需要这些,认字就行,但前提是你能够养成坚持每天阅读的习惯。

依自已所好,读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床头,桌边,随手自己能摸到的地方,闲暇的时候就翻看几页,长久积累,也是不错的成就,随着时间推移,你就会发现,这样子做的话,不但可以促进睡眠的质量,还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提升自己的阅历,这样也不至于在朋友们聊天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话题,也不再是没有话可说的尴尬境界。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3、掌握幸福摆脱他人掣肘

人生之路还是要自己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这话不是发牢骚,不是对什么不满,而是实实在在的表现,路是要自己走的,时间一长,人际会变,感情会散。

路在自己的脚下才是踏实的,自己的路自己做,无人可以替代,自己的幸福自己把握,指靠别人还是免谈吧,自给自足才不会患得患失,自我充实才不会疑心乱想。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4、沉稳有度力争执行到位

做任何事情,都要稳重,而不是急于下结语做定论,面对人和事也不要过于随意地表露自己的情绪。冷静,是第一要素,事情再急,既然发生了,急也没有用,稳定心神,思虑清楚,解决问题是为第一要义。

唯有冷静,才能静下心来,沉思静想,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做不到怎么办?那就强制性地装,可着劲的让自己静下来,直到能够达成最佳状态为止。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5、及时止损避免损失过大

一直以来,关于感情方面,有个朋友说的很对,不要在你不爱的或是不爱你的人身上浪费时间,不要在你不喜欢且有毫无好处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工作或生活当中,或遇到很多事情,但是当你发现不对的时候,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及时停止付出或后续实施,唯有这样,才能减少损失,才不会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经历、金钱,才能尽最大可能地保留自有的实力。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6、勿作比较但需取长补短

“一辈子都要和别人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

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可以去羡慕别人,不要去嫉妒别人,我们遇到的每个人,要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去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要联想到自己,在自身避免。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7、但有爱好方能展现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唱歌、跳舞、音乐、书画、篮球、读书等等,只因为这些能够在你遇到挫折或是不解的时候能够转移注意力,改变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在高兴的时候更加地放飞自我,同时在朋友面前也是有个表现自己的长处。

譬如笔者,酷爱读书,亦喜藏书,即如今年这般状态,尚在业余之际藏书200余册,虽说不多但也足够让自己感到满足,充实了自己,也懂得了生活中的其他乐趣。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8、收入多番增长财务资本

工作,是每个人的生活之本,也是在社会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扩大收益,就要懂得分栏而收的道理。

“挑水的同时不要忘记挖井”,这样既可以增加收入,也避免失去不必要的东西,尤其是现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任何职业都不能是以前的那种“铁饭碗”,再厉害的位置,如果缺少一定能力,还是不能胜任,一旦某一天失去了工作,那么,你还是会庆幸还有另一份收入在维持着生计。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说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9、控制情绪懂得自我控制

任何时候都要会掌控自己情绪,愤怒只会使问题扩大化而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冷静是为唯一,不要放纵,不要失控,不管何时适度最好。

一如《论语•八佾》关雎中所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把控住自己情绪了,什么事情都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和处理。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可能会做不到,但是不是说我们不知道,也不是说,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去做了。

所有的行为不去付诸行动,再美好,再完美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只想稳稳妥妥地坐享其成,显然是思维的僵化,要有所成就,就要敢于面对所需要面对的困难和问题,有想法,有拼劲,但是就是不付出实际行动,那么,一切都是枉然,说再多也不过是一句徒劳无功的言语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朱熹   弊病   良知   意念   美文   工夫   封建   冷静   说法   情绪   道德   意识   事情   思想   关系   发现   机会   时间   王阳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