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梨花海棠”之后的另一首调侃诗,你“想多了”吗?

“宋词背景里的文人趣事”

——苏轼icon另一首调侃张先“梨花海棠”的诗,你又“想多了”吧?

“一树梨花压海棠”,浪漫鲜艳,活色生香,艳得幽默风趣而无荤俗味儿。这就是苏轼于平俗生活中,烹饪出来的精神美味儿!亦如他自创的“东坡美食”。

好友张先八十岁时娶了十八岁少女,梨花、海棠,白发、娇容,喻得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张先八十五岁的时候,苏轼听说他家里还蓄养着歌妓,禁不住又调侃了张先一首诗: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毛苍。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柱正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平生忝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诗中一句一典,如数家珍,把历史上流传的爱情、香艳趣闻,画面般的展现出来,以调侃戏说张先:人虽这般年迈了,男女浪漫之欢还真是不输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张先回应,一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不恼不愠:何求鱼水之欢,更无蝶恋花忙,不过是为了消遣人老身孤的愁绪罢了。——这回应,云淡风轻,一笑而过。

文化深的人真的是厉害呀!开起玩笑来都那么含经露典,让人总是又“想多了”吧。

苏轼为什么这么在意这位张先呢?因为,张先的诗词水平当时也是非常闻名遐迩,妙句流传于名人圈。我们不妨欣赏他这首《千秋岁icon》,感受一下:

“数声杜鹃,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气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几句,也许正是张先性情中人,难绝“梨花海棠”浪漫事的背景。

今天看千年之前的“文化人”的作派,看他们“以文会友”的社会活动,看他们的“文人之交”,我们可能才真能理解一些:一个时代的文化对那个社会风气影响和引领是多么厉害,唐宋时代的文化繁荣与文化魅力,陶冶了多少代文人墨客的情操,陶醉了多少有志于文学创作文化学子。可是,社会文明发达的今天,我们对千年唐宋文学与文化,却更多的是望尘莫及啊。

社会不能缺少文化人,尤其是真有文化的“文化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梨花   海棠   梅子   永丰   东坡   妙句   文化人   唐宋   丝网   文人   美文   厉害   千年   背景   浪漫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