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把相思赋山水,心中佳人彼此身》

——白居易《长相思》欣赏。


《且把相思赋山水,心中佳人彼此身》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期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的诗是写实风格的。所以,这首诗情真、神动,使眼前的景物都随了诗人的“心神”。

诗的画面感很强,景物呈现由近及远,人物也就显得“心神”波动,顺着水流渐行渐远。 此刻,诗人告别家人要去江南赴任,乘着船一直漂泊般的到了古渡口才停下。站在船头抬头望去,那远近层层叠叠的“吴山”蒙着或浓或淡的水雾,好像都随了自己此刻的心情——“愁”。

这上阙是诗人内心沉闷冷落的离愁感受,也可以看作是家人忘着他渐行渐远渐离别的形象。诗人同时呈现了一幅彼此之间同送别的画面,人物、情节、场景、色彩,都融合在了山水之间。

下阙是发泄怨恨。思久不归必然会积成怨气、怨恨。君问归期未有期,再怎么怨恨,彼此又怎么知道呢?只能“月亮代表我的心”,一个人独自倚楼,对着月亮发呆。而月下倚楼之人是谁呢?同样是彼此的俩人共对着同一个月亮。画面感很强,也很凄美,唯美。

全诗融情于流水,点睛于明月。流水似离愁,正所谓:“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诗人仕途生活常奔波异地,而且是常行于水路、更添了人生漂泊无定的独特感伤。另一方面,文人特有的淸高孤傲气质,又以明月展示出来,正所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常把相思赋明月”,“秦蛾梦断秦楼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可有思,月可有悲,月可有恨;但是,月也可以有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月亮“怨恨而不失乐观”的风格。

若与诗人彼此彼此,融入其中的画面里:月上吴山,一江春水,人立船头任行舟……虽是离愁别恨,但分明又是彼此的相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泗水   月下   渡头   船头   归期   月亮   离愁   心神   景物   美文   水流   怨恨   佳人   明月   诗人   山水   悠悠   画面   心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