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乒器观察 32:业余选手,顶配球板选ZLC还是SZLC?

柜子里还放着两把横板Yasaka Extra。不过一把是纯的YE,一把是YE 3D。


回想起来,作为初恋,YE对于塑造笔者的打法特点影响甚远。那种高度持球和要稍微出点质量都得发力的严苛要求,不知不觉也让笔者形成了强调近台旋转上的控制和有机会就拼命抢冲的风格。因为板子本身容错高,又软,不拼抢打不死人啊。


每周乒器观察 32:业余选手,顶配球板选ZLC还是SZLC?


到了后来,转用银河V-2的外置红芳碳。不知不觉,竟也收起了小臂,打起了两面摆速。因为板子脱板快,抡大臂开始变得那么不合适。可见,人用板子固然能打出不同风格,相反过来,板子也在塑造人的技术特点。


每周乒器观察 32:业余选手,顶配球板选ZLC还是SZLC?


胶皮亦是如此。比较正手用T05和T80的区别。用T05时,因为实际硬度更高,摩擦更好,会喜欢拉高吊来周旋。用T80时,因为更透,反而更喜欢拉前冲和快带。


每周乒器观察 32:业余选手,顶配球板选ZLC还是SZLC?


水谷ZLC不是一支支撑力多么强悍、球质多么重的球板,然而近期却看到好些省队甚至退役国手使用。连笔者都觉得力量一般,莫不是敝人水准更高?四平八稳的张继科ALC难道比波尔ZLC更为勇猛?碳素45难道比碳素90底劲更强?都不是。实则因为水平越高的职业选手,对于球板的吃球性能和稳定性更为看重。


每周乒器观察 32:业余选手,顶配球板选ZLC还是SZLC?


说到ZLC,就不得不提到Super ZLC。超级水谷隼比之水谷隼ZLC,有了更高的支撑力,咬球感更实;超级纤维也拔高了桐木大芯底板的力量天花板。但是对于水谷隼来说,可能好控的手感和直来直去的速度更为重要吧,所以经过一番徘徊,还是选择了ZLC而非Super ZLC。


每周乒器观察 32:业余选手,顶配球板选ZLC还是SZLC?


张继科ZLC和超级张继科则似乎有了点不同。很多时候,张继科ZLC甚至显现出更好的威力,只是超张的甜区更大,有了些自动挡的趣味,同时咬球感更稳。张继科ZLC虽然凶猛,但出去那个球有没有数,心里并不那么有底。


每周乒器观察 32:业余选手,顶配球板选ZLC还是SZLC?


胶皮的红色和黑色到底相同还是不同?从化学特性来看,红色更容易产生硬化的效果和增加速度,黑色则相对软而持球。所以反手外套用红色,正手粘套用黑色。其实是最大化了彼此的特点:外套的反弹更快,粘套旋转和持球更佳。这样,正手拉冲威胁更大,反手借力和弹击速度更好。


每周乒器观察 32:业余选手,顶配球板选ZLC还是SZLC?


当然,根据个人的技术特点,正红反黑也未尝不可。同样的道理,有的人习惯正手粘套反手涩套,多半与其正手以弧圈为主,反手以借力和打快为主有关。如果反手以搓球和拉转为主,正手改而多为扣杀、击打,那正手涩套反手粘套也未尝不可。


每周乒器观察 32:业余选手,顶配球板选ZLC还是SZLC?


胶皮的重量、软硬选择亦是如此。如果正手更好,那么反手可以选用更为轻快的,正手选用更慢(更咬球)、更重、球质更高的,这样球板的重心也会偏移,比如我们常见到的中国国手的反手日套正手硬质粘套。


如果正反手均衡,那么可以用同样的胶皮,比如水谷隼以前用两面T80,庄智渊用两面T64。但对于偏正手杀伤为主,反手以过渡为主的,选用同样的胶皮,则可能导致正手有些拔不出力。


每周乒器观察 32:业余选手,顶配球板选ZLC还是SZLC?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波尔   支撑力   胶皮   正手   国手   板子   碳素   美文   两面   外套   笔者   选手   红色   黑色   风格   速度   力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