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乒器观察 35:“中国制造”的球板不如进口?真不一定

千原悟大师的手作,一块蝴蝶单桧特注,厚达10mm。明明很厚,为啥手感上觉得很薄,手感细腻、润泽。一块国产的外置芳碳板,不过才5.8mm,却感觉厚度接近7mm。这是错觉吗?不,反而更接近真相。工艺的好坏影响了手感的反馈,做得通透细致的,确实会感觉更薄,因为一体化更好了。


每周乒器观察 35:“中国制造”的球板不如进口?真不一定


当然啦,这不是说国产工艺就不行。尤其中山生产,现在大受品牌追捧。挺拔的钢铁超二代,厚度约7.3mm,7+2的结构,打起来却分明6mm左右的感觉。虽然硬弹,却很是吃球。恰恰说明了“中国生产”也有好货。


每周乒器观察 35:“中国制造”的球板不如进口?真不一定


钢铁超一代其实早有一些粉丝,小球时代,他们就爱上三碳皇那种8+3的独特结构以及那种“柔情铁骨”:刚硬之身的内里却是绵软的吃球。而今,二代的钢铁超不再选择纯粹的薄碳,而且搭载了号称Strongest最强悍的Dyneema纤维与碳纤维混织。这种D纤维同样也出现在萨姆索诺夫最新的手板Fortino上面。到底有多强悍,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检验。


每周乒器观察 35:“中国制造”的球板不如进口?真不一定


亚萨卡的Rakza系列出到Rakza Z了,Z是26个英文字母的最后一个,意味着这个系列的终结者吗?当然,重点不在Z,而在Rakza Z还有后缀:Extra Hard。2018年年底,蝴蝶将T05升级到T05 Hard;挺拔在去年将国变提升到52.5度的芯变革,着实,球质和支撑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加硬的时代早已来临。


每周乒器观察 35:“中国制造”的球板不如进口?真不一定


在蝴蝶的Innerforce系列中,其实Innerforce T5000是蛮有特点的一块板子。编织碳的内置并没有起到“硬化”底板的效果,反而优化了手感。比起同系列的Inn ALC和ZLC,在吃球感上更为明显,弧线的容错度更高。又因为厚度只有5.7mm,所以拉冲的速度并没有Inn ALC和ZLC快,但弹击速度却很不错。对于业余球友,以及从匹配狂飚类套胶的角度来看,是很亲和的选择。


每周乒器观察 35:“中国制造”的球板不如进口?真不一定


听说Innerforce T5000已经停产,然而相比较Innerforce Layer ZLF来说,似乎更有生存之道。Innerforce Layer ZLF厚度仅5.3mm左右,尽管制造旋转的能力颇强、形变充足,但支撑力毕竟有限,近台攻击固然尚可,退了后难免乏力,容易失速。核心碳素也有类似的问题,太薄,影响到整体的支撑力。传闻小胖也尝试过类似结构,不过虽然拧拉起来得心应手,但上旋怼起来难免有点撑不住。


每周乒器观察 35:“中国制造”的球板不如进口?真不一定


ITC是名气不是很大的韩国品牌,在国内也并没有上市。其中一款Q3的底板,亦是5+4的新颖结构。不过,不同于丹羽孝希AFC的5+4,Q3是两层外置玻璃纤维,两层内置碳素纤维。玻纤跟羊毛碳有点像,起到减震的作用,所以手感过渡并不突兀。整体表现,因为面材用上了寇头且经过熏制,脆了些,出球速度更好;相对来说,丹羽孝希AFC的手感则更柔和。


每周乒器观察 35:“中国制造”的球板不如进口?真不一定

*本文中提及的挺拔和ITC诸多底板皆是中国制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球速   支撑力   底板   碳素   外置   挺拔   手感   美文   厚度   钢铁   纤维   类似   蝴蝶   感觉   结构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