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伤害你的,是你的“自以为是”

做人,不能没有自知之明;做人,又最难有自知之明。


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及时发现和克服自身的弱点,总是太过自以为是、狂妄自大。殊不知,多少人的人生,正是毁于此。

真正伤害你的,是你的“自以为是”


做人,不要自以为是


曾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读书人,他书法很差,却喜欢到处给人题字。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读书人的聚会,在人群中,他忽然发现有一个人正手拿一把打开的扇子,扇面洁白干净,而那个人和他恰好很熟。于是他大喜,急忙拿起笔跑过去把扇子抢过来,想要就此题字。对方定睛一看,大惊失色,立刻扑通一声跪下了。这个读书人见到此情此景便问对方:“不过写几个字,区区小事,何必行此大礼?”对方答道:“我不是求你写,我是求你千万不要写!”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抵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曾国藩告诉自己的弟弟:“想要有所进步,就要去除骄傲的吸气,没有任何能力,任由自己夜郎自大,才是最不可取的一个态度。”对于人生来说,最不值得提倡的就是过于自以为是。一个人想要有所进步,抛开自己骄傲的性格才是最重要的,正所谓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的人不懂得低头向别人学习,而一个成熟的稻谷却总是弯腰,所以该用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人生就显而易见了。

真正伤害你的,是你的“自以为是”


生活中很多人的输,多不是输在自己的能力上,而是性格上,习惯性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但世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聪明的人明白,唯有承认自己的不足,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所以,真正伤害你的,就是你的自以为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放下自以为是、放下偏见和无用的面子,没人能伤害你。


自省,让人头脑清醒


海涅曾说: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深谙“自省”智慧的人。有一次,宰相魏征在朝堂上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忍不下去了,便想要拂袖而去,但魏征却上前抓住了太宗的袖子,非要让太宗听完自己的谏言不可。魏征的做法,让太宗很丢面子,但为了太宗自己“善于纳谏”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耐。退朝以后,太宗气冲冲地回到了后宫,并对长孙皇后说道:“总有一天,我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由来之后,一声不吭,立刻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正式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太宗非常惊讶,便问道:“你这是干什么,怎么突然行此大礼?”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只有英明的天子,才会有正直的大臣,如今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长孙皇后的一席话,不仅浇灭了太宗的满腔怒火,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意义。从此之后,魏征在朝堂上直谏,太宗不仅不生气,反而常常反省自己。正是因为唐太宗能够认清事物真相、不断反省自己,才能创造出“贞观之治”的胜景。

真正伤害你的,是你的“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往往是堕入深渊的前兆,时常反省,才能渐渐打开成功的大门。一个人,只有看清事物真相,时常反躬自省,才能少摔跟头,多得好处。


真正的高贵,是骨子里的谦卑


骨子里有一份谦卑的人,最是踏实实在,最能以德服人,以能力服人。在私下,他们不会自恃过往取得的成绩,以不卑不亢的姿态示人。如果来往尚浅,你不会意识到他们的独特,能看到的,只有干净的外表,平和的态度,仿佛他们也没意识到自己有多“了不起”。

真正伤害你的,是你的“自以为是”


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人。有些人举止平凡,却成就非凡。有些人言行高调,却浅陋无知。虽说谦卑并不能直接成就一个人,但却能促进一个人的修为。不要把别人看得太低,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俗话说得好:“自信是一回事,但是盲目的自信只会带来灭亡。”无论走到怎么样的高度,持一颗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长孙   自以为是   夜郎自大   堂上   谦卑   自知之明   读书人   陛下   扇子   英明   大礼   正直   美文   皇后   骄傲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