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一处细节暴露:剧名“舍得”的由来

近期热播剧《小舍得》中的几对父母成了备受观众热议的对象。虽说是鲁引弓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电视剧,但剧中的许多人设和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找到他的影子 。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它又高于生活。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对不同家庭背景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们都是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不畏“舍得”的思想。

高度期望型的米桃家庭,“鸡娃型”的颜子悠家庭,过度保护型的夏欢欢家庭,剧中每对父母都在以自己“舍得”的方式来教育、陪伴孩子成长。

《小舍得》一处细节暴露:剧名“舍得”的由来


一、为了孩子,父母“舍得”花钱,“舍得”付出

淳朴憨厚的米桃父母,想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为了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她们煞费苦心把孩子从农村接到大城市上学。

米桃的父母都是贫穷的农民出身,属于典型的社会底层家庭的代表。父辈无经济基础、无背景、无人脉,因而上一代人总想着通过下一代人的努力来出人头地,改变贫穷的现状。

米桃母亲在颜子悠和夏欢欢同学家里做钟点工,父亲摆个小摊买点水果,除了他们一家三口在大城市的开销,每个月还要给老家留守的妹妹和老人寄生活费,每月的收入估计也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计,但在对待米桃补习费用上,父母也是毫不含糊。

在全班大部分孩子都参加课外补习班的情况下,米桃凭着自己的实力考了第一,进了择数的金牌班。但一个学期6000多元的补习费用,这对于家境贫寒的米桃家庭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米桃妈妈觉得只要孩子能成才,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刚开始米桃爸还是有点心疼钱,犹豫不决,在米桃妈的劝说下,他也同意让米桃上补习班。剧中他还说了一句:“为了孩子,我总能想到法子”。

米桃父母在饭桌上讨论孩子上补习班的事情,饭桌后面的置物架上搁着一个“舍得”酒的包装箱,两个显赫的“舍得”字在荧幕上停留了好几秒钟,从这一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编剧的别有用心。

后来,米桃妈为了女儿能够报上择数辅导班的语文和数学,争取到内部折扣价,米桃妈不惜放下自己的脸面去钟老师家当免费保姆。

为了孩子,母亲破得快要散架的电动车可以不换了,父亲的休息时间也可以不要了。为了孩子,每个父母都是“最舍得”付出的那个人。

《小舍得》一处细节暴露:剧名“舍得”的由来

二、为了孩子,父母“舍得”放弃自我,甚至丢失自我

备受争议的颜子悠妈妈,在对待孩子的学习辅导上面,那真是煞费苦心了,她在孩子奥数习题集上的笔记写得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的评语,让夏欢欢父母看了也是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

子悠妈妈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真不是一般的上心,一定是下了苦功夫,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花费了不少心思和心血。

颜子悠家中虽然请了米桃妈来做钟点工,减轻了她在做家务活上的一些负担。但作为一个职场妈妈,在孩子的学习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亲力亲为,而且还要求孩子次次拿第一,这样看来,她是完全放弃了自己休息娱乐的时间,来成就学霸妈妈的称号。

剧中有一集她和一群学霸妈妈们在探讨关于小升初的一些看法,田雨岚听到其他家长说:“其他的几个奥数比赛都取消了,奥数没什么用了吧?”

作为资深学霸家长的田雨岚,却毫不犹豫地回了两个字:“天真!”

随后,她一番噼里啪啦、有理有据的分析,让在座的其他学霸妈妈都变了脸色。由此可见,她真是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在研究这些升学考试的门路,完全把孩子的学习当做一门至高无上的事业在经营。

田雨岚为了孩子能进择数的金牌班,一向心高气傲,虚荣心极强的她,竟然当着择数的全部家长和老师给钟老师道歉,这对于田雨岚来说,内心需要承受多大的煎熬才能做得到的啊!

她自己曾说:“为了我儿子,我什么都无所谓;为了我儿子,我什么都愿意。”原来一个学霸儿子的背后,是一个“舍得”放弃自我的妈妈在苦苦支撑。

她在致歉过程中讲出的那一番话,戳中了多少父母的痛点,“每个当妈的,为了孩子,可以吃苦、受累、受委屈,只要是关系到孩子的,没有哪个父母能够始终保持理智”。

当了父母,我们的整个世界都属于孩子,哪里还有真正的自我,大概只能在梦里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赶趟超市,心里会想着哪些东西是孩子喜欢吃的,逛个商场,嘴里会念叨,哪个牌子的衣服是孩子钟爱穿的。父母对待自己永远是“舍不得”,对待孩子永远是好“舍得”。

《小舍得》一处细节暴露:剧名“舍得”的由来

三、为了孩子,父母“舍得”牺牲自己,甚至拿自己的幸福去做赌注

一向佛系的夏欢欢父母,表面上看,似乎这对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不及米桃和子悠父母。随着剧情的进展,观众也不难发现,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是拼了命,以各种“舍得”的方式往前冲。

夏君山得知女儿夏欢欢数学单元小测成绩只有45分时,了解到夏欢欢的同班同学基本上都在上校外辅导班,他也产生了让女儿去上课外辅导班的念头,当他去考察辅导班的教学行情时,发现辅导班都是几个小时连堂转的严酷式教学模式。他“不舍得”让女儿去受那种苦头,反而“舍得”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担负起辅导孩子学习的重任。

当夏欢欢因差强人意的成绩招来同学们的嘲笑时,她主动央求父母要上择数的课外辅导班时,一向清高,自尊心极强的建筑设计师,为了女儿能够快点入学,夏君山不得不放下身段和面子,去恳请自己曾经甩过脸的方总。

为了满足女儿早日插班的要求,一个父亲不惜放弃自己的原则甚至尊严,更别说一些身外之物。

后来,夏君山为了不让女儿欢欢来回奔波受累,他竟然提议自己去择数上课,消化之后再一对一教欢欢。

《小舍得》一处细节暴露:剧名“舍得”的由来

为了保住儿子夏超超的升学之路,于是听从某些人的馊主意,夏君山和南俪去办理“假”离婚。

虽说是一场“假”离婚,他们两口子也相信彼此之间的感情,但人心这玩意,谁敢保证呢?南俪的父母就是前车之鉴。如果假戏真做了,那代价也太大了。

剧中夏君山开车在民政局附近绕了8圈,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内心也是在承受着巨大的煎熬。

他们夫妻俩为了成全孩子们的学习大业,最后也是抱着一切都豁出去的思想,纵使前面是个火坑,他们也要义无反顾地往下跳。

《小舍得》一处细节暴露:剧名“舍得”的由来

四、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一场修行,一路摸索,一路前行。

随着《小舍得》剧情的进展,也引起了观众的一片唏嘘声和强烈的共鸣。对于家有儿女、正在接受升学考验的家庭来说,应该有更强烈的代入感。

“拔苗助长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教育模式,孩子们的求学生涯很长,但一辈子更长。”风帆小学校长的一席话,终于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何放下“以分为本”的焦虑感,是每个家长值得深思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主、客观原因,对学习内容接受能力是有个体差异的,因此教师和家长都要尊重孩子的差异,正确对待差异。实施家校合作,善于开发孩子潜在的素质和闪光点。

“当今社会倡导素质教育,其根本属性是“以人为本,家长和老师,要做到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是潜藏着巨大发展空间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一场漫长的修行,一路摸索,一路前行;教育不是赛跑,人生亦不是。让我们多点耐心,多点陪伴,等待孩子完美蜕变。

#小舍得征文大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多点   补习班   辅导班   课外   美文   剧中   由来   教育孩子   细节   家长   女儿   父母   自我   妈妈   老师   孩子   时间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