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

笔者历年来收藏不少的孔子邮票。孔庙、孔府、孔林,这“三孔”是我心向往之,崇敬仰慕的地方。

退休后我与老伴 特去山东曲阜,崇仰孔庙、孔府和孔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

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建筑时光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

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

一是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

二是中国在历史上早有宗教建筑群的能工巧匠,堪称中国古代大型建筑群的典范。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万仞宫墙,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

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立刻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

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门以后,才能看到宗庙之美,在门外头你是看不到的。

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孔子学问有“万仞”。

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前的金声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

古乐是以敲钟开始,钟起“始条理也”,是击磬告终,“玉振”为磬落的声音,称“终条理也”,赞扬孔子的学问是集先贤先圣之大成,所以称“金声而玉振也”,“金声”钟的声音,始,“玉振”磬的声音,终。这也是办事要“有始有终”成语的来源。

“金声玉振”是明代大书法家胡缵宗题定的。我老伴突然问我,大书法家也会写错别字“玉”奇怪!

我笑了笑说:“点在中间,意在突出孔子不上不下的中庸之道;也表示声音适度、最好听”。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二柏担一孔”。过玉振坊这个单孔的石拱桥,东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称“二柏担一孔”。

这桥名曰:“泮水桥”与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义为“盼水”。

过去读孔孟之书,考上高等学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买卖盼发财,过日子盼兴旺。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下马碑。庙墙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公元1191年专立的下马碑,下轿碑。

西边的碑遭毁坏,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飘过下轿下马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孔庙的尊敬。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棂星门,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

“棂星门”系乾隆御笔。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过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我听到身后的导游对他们的游客讲起棂星门牌坊上的棂字,是错别字,因为所有字典都找不到这个字…

我对老伴说不要去听她瞎说,棂星门牌坊上的棂字是异体字,虽读音和意义相同,但书写不同汉字而已。

“欞 ”字是棂字的异体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太和元气坊,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

极赞孔子的思想,主张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万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阴阳之合”,称“太和”之气是最基本的东西,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

“太和元气”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至圣庙坊。 位于孔庙太和元气坊之北,坊额题刻篆书“至圣庙”三字。

此坊建于明代,坊额原刻“宣圣庙”三字,清雍正七年(1729)改建时易为今名。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弘道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年,为当时孔庙的大门。“弘道”为清世宗据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语命名并书写匾额。

清雍正七年据《论语》“人能弘道”钦定命名,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门下有元碑两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

这道院的东西对称各建一处很奇特的牌坊,木制角棱环绕,千头万续,下有八个怪兽,叫“天龙神狮”,相传它威严灵感,可驱除邪恶,匡扶正义。

东边牌坊上书:“德侔天地”,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

西边的牌坊上书“道冠古今”,赞孔子思想、办法古今都是盖世之冠。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圣时门。三门并列,四道台皆同上,中央盘龙。

此门命名来源于孟子,对古代四位圣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孟子把四圣人的圣迹归纳为四句话: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圣时”极赞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

皇帝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状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都走快覩门、仰高门。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快覩门,取先睹为快之意。就是说孔子的学问“五经四书”,谁先学谁先有文化,谁先学谁先有知识,争相学习,以先见到先读为快乐。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仰高门。根据颜回赞扬孔子的一段话命名的。

颜回说,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赞孔子学问向上看不到顶,叫“弥高”,学起来文言文很难懂,叫“弥坚”,高不是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学到的。

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说我以礼。”俺老师循循善诱,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礼节。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汉石人。仰高门里亭子里有两位历史价值很高的汉石人,一位是“亭长”,(汉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门之卒,都是鲁王墓前守卫的。

石人被历代金石学家所重视,对研究汉代服装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从孔庙游览出来,旁边就是阙里街,穿过街道两旁的商铺,右转弯就是孔府。孔府门前的道路,另一头通往鼓楼。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300亩。

孔府,称“圣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

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

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

西路是孔府主人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习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

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坐北朝南,门前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雌雄石狮,大门正中高悬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旁明柱悬挂蓝底金字对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我对老伴开玩笑地说,你能从这副对联中找出异体字,且能交相辉映,妙趣无穷,那么就能深刻理解对联的含义,不就将来你也会成贵族门第了。

老伴认真地找出对应“富”和“章”二个字,理解中,可以看出孔府作为贵族门第的显赫与尊贵。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对联是清朝的纪晓岚写的。

上联的“富”字宝盖头少了一点,寓意孔家“富贵无头”的意思;

下联“章”字地“早”的一竖通到了顶部,寓意“文章通天”的意思。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富”与“章”

这两个字两相照应,相辅相成,对孔府的尊贵、显赫地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一贯堂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慕恩堂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家氏庙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孔氏家客厅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院西路均系清代建筑,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三进庭院,名为西学,是衍圣公学诗、学礼、作画习字、诗文会友的地方。

后面是子女学习和衍圣公闲居的场所,有学屋、花厅等。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红萼轩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安怀堂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忠恕堂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红萼轩,是衍圣公读书、写字、作画之处 。明间室内悬有“正学昌明”匾,正中上刻“圣训”,下署“衍圣公臣孔庆镕恭录”,录自嘉庆八年(1793年)皇帝在孔庆镕恭贺平定川楚奏折上的批语。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外檐悬“红萼轩”匾,明檐柱悬挂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镕书写的对联:

晓露浥金茎练墨试磨新赐砚,

春风留玉座焚香还读旧传书。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对联是衍圣公书写,当年在此修身求学,饱读圣贤之书,疲倦之余,坐在回廊的木凳上,观望院中的果树,闻着阵阵花香,倒也修身养性。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当我们离开孔府时,老伴说你就在孔府城墙留下影吧!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林是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

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

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其延续时光之久,墓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万古长春”牌坊,建成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是曲阜著名地标式建筑之一,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该坊为全石质结构,庑殿顶,六柱五间五楼,整体造型灵透俊秀。

大型石坊在台基之上,两侧对称建有大型碑亭,与两边的古柏相映生成了一幅富有历史的沧桑、充斥着高贵华丽而又不失庄重稳妥的画面,美轮美奂。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偏南地段。封土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5。墓前石碑2通。

前碑篆书:

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碑阴正书“奉政大夫修正庶尹礼部郎中赐食三品禄直文渊阁永嘉黄养正书”,下款书“大明正统八年岁次癸亥十月一日五十九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彦缙五十八代孙承事郎曲阜世职知县孔公堂等立石”。

真正进入孔子墓的刹那间,心里升涌起一股庄穆的情潮,敬畏地望着墓碑上“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思绪万千。

香的缭烟绕至墓祭台,那股独特文雅的气味让我的眼神都不由得柔和起来。我和老伴,细细整理一番衣冠,一鞠,一拜,这看似简易的动作,却暗暗蕴含儒派思想“尊师重教”之说。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林家族的专用墓地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整个孔林,孔氏族墓地三千余亩,古碑四千余块,坟墓十万余座。

老伴问我孔家后代死后都入坟在孔林吗?我对她说不是的!孔林“五孔不入”:

一、孔家的女儿死后不能入孔林——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二、孔家男性未婚者(夭男、光棍)死后不能入孔林——孔子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未婚,可谓之大不孝也;

三、孔家的出家人死后不能入孔林;

四、孔家的犯罪判刑之人死后不能入孔林;

五、随母改嫁易姓或者是入赘赐姓孔的人不能入孔林。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林多柏、多碑、多雕石,树木繁茂。

老伴问我孔林为什么那么静,万籁俱寂,鸦雀无声?

我告诉她,孔林千年来根本不落乌鸦不招蛇!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因为乌鸦从来不喜欢柏树味,自然远避柏树林。孔林修建时,在地下埋藏大量的朱砂和硫磺,驱赶蛇虫,这样的气味极其敏感。不得不说古人在建筑方面的智慧。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走出“三孔”,心情还沉浸在“三孔”,整个古城显得格外神秘而肃穆。

两千多年来,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直深受尊崇。他不仅栖身于先贤的典籍之中,端坐于官方的庙堂之上,更是牢牢地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里。他是 中华文化的代表, 民族精神的化身, 和谐社会的象征...…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观游“三孔”后,去济南大学表哥那里住了几天,表哥是孟子氏族的后代。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几天来与表哥的话题,都离不开讨论孔孟之道以及孔孟思想的现代意义……

黄顺发:观游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写於济南大学家属楼

2012年4月27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孔庙   曲阜   孟子   牌坊   太和   异体字   大成   孔子   孔府   老伴   明代   对联   美文   学问   思想   建筑   黄顺发   孔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