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川藏青环游之二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作者:冯延吉


  2021年6月3日早我们一行乘坐大巴车从雅安岀发,开启了14天高原地区的旅行体验。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我们沿着318国道向西行驶,也有雅安到泸定的高速公路,领队木子老师说走老318国道能观看各处风景,走高速全部是山洞桥梁,没什么风景可欣赏。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6月初的川西阴雨绵绵,从海拔300多米高的成都平原一路渐渐海拔升高,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今天的行车里程,是从雅安岀发翻越二郎山,到泸定,参观铁索桥,经康定,翻越折多山到达新都桥,约264公里。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里是从雅安到沪定的路上随拍,这样的小镇在318囯道上有很多。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318国道是从上诲人民广场到西藏樟木的中尼友谊桥,是中囯目前最长的国道。318国道始建于1950年,1954年建成,全长5476公里。因其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揽括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景观,包含了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拥有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一路的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也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是一段茶马古道的石碑和一段古道。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称四川外部交通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四川往西走进入青藏高原路只有茶马古道。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里是去往沪定途中路过的一个原来的一个进藏的关口,现此关口己被弃用,变为旅游景点。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一个旅游团的同伴在此关口楼阁前拍照,这是岀发以来第一个合影。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6月3日上午天气总是小雨不停地下,所有美景全部被阴雨笼罩,本来很美的景色,也看不清。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310囯道是1950年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时任西南军区18军司令的陈明义,成立了川藏公路修建司令部,并火速组建了一支筑路部队,近五年的时间里,共八个步兵团和数万名藏汉民工修路,共参加修路人员11万人,建成公路全长2255公里,牺牲了3千人,平均一公里一名烈士。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318囯道是随着大渡河的走向而在山谷中,或在高山上而修,雅安到泸定的高速公路己通车,我们的大巴车是走原318国道,在接近二郎山隧道那一段路还是较难走的,到处是塌方的泥石,也有多处水毁路段。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318国道和现已建成的雅沪高速并行而建,318国道是顺山顺水而建,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上面是紧挨着的悬崖峭壁,如果是大雨天,泥石流随时可冲下来。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雅泸高速完全是桥梁和山洞组成,一路上看高速,除了桥梁就是山洞。因地势原因也只能这样修建高速了。只有囯家强大了,才能建成这样的高速公路。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一路上车在山谷河流中穿行,道路还比较差,有不少人坐车都晕了,还好我在车内手拿五D四相机光顾抓拍景色了,没有晕车。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走在318国道观赏道路二旁美景,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座山就是小时就听说过的闻名于世的二郎山。二郎山位于泸定,天全,荥经三县交界处,海拔3437米,北面是夹金山,南面是邛崃山,西面与贡嘎山遥相呼应,曾是千里川藏线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要道;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当年修路大军遇到的第一难关就是二郎山,并且有一首歌“歌唱二郎山”。我就是听这首歌而知道了二郎山的,我们的大巴穿过了4000多米的二郎山隧道,比走山上节省了几个小时的时间。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是在出二郎山隧道后来到一个观景台,观看二郎山下的景色。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在观景台拍照留念,因25人团队只有我一人带相机,我大部分都是给他人拍照,轮到我自己拍,现教同伴怎么样给我拍,没用过相机的能拍岀来就可以了。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在山上观景台拍沪定县城全貌,在此拍照留念。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下方就是泸定县全貌,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带,东与天全,荥经接壤,西与康定,九龙毗邻,南连石棉县,是藏岀川的必经之地,县城距成都236公里,距康定49公里,县城海拔1321米,全县人口8.7万人,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下图是二郎山下的村镇。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进入泸定县城第一眼看到的是红军隧道,再往前走是一条红军路,红军就是从这里向北,进入夹金山的。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是泸定桥边上的一座寺院。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个寺院我没进去,外观上应该是佛教寺院,有不少人进岀大门,都是女的多,男的少。特别是老大妈们普遍信佛的。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泸定桥上这几个大字,是康熙题字,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0年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人在铁索桥上留影。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泸定桥全长103.6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役,关系到中国工农红军的命运,如失败了,就会成为第二个石达开。1935年5月28日中央红军在下游的安顺场抢渡成功,因船少,还小不能使几万人的部队渡过大渡河,中央军委命令红四团官兵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的带领下,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竞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按时到达泸定西岸,在二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边打边铺木板,最终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保证了红军大部队北上。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当我来到了泸定桥边,看到不少部队官兵,和很多游客在泸定桥上行走,真是联想浮篇。当年的红军从井冈山根据地撒离后,就是在没有后勤保证,前有国民党部队阻挡,后有国民党部队追击下,艰难地为了生存而行走在长征路上,他们这些革命的老前辈,不畏艰险,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为了理想付岀了他们的一生,泸定桥战役,是毛泽东主席在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岀奇兵”,后的又一伟大杰作。泸定桥现在也是爱囯主义教育基地。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毛主席在“七律长征”诗词中,用一首诗来概括了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嶺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柏云崖暖,大渡桥横铁血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次川藏青大环游,首先感谢共产党,感谢祖国,今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更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先烈。在大渡河的战役中留下名字的只有几个人,而活到建国后的人更少,他们最高职务才是个副师级。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在大渡河岸边拍了一束鲜花,纪念革命先烈。寄托我们的哀思。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红军的长征是,在逆境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壮大。当时到达陕北的红军只有三万人,就是这三万人在十五年后取得了新中国的建立。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参观完泸定桥后我们继续向西行,一路上看见的高架桥和高山相连,有的是高速公路,也有的是正在修建的铁路。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是在车上行走时抓拍的在建桥梁,一路上这样的桥梁很多,因为有条川藏高速,川藏铁路也在修建,过几年后,交通会更方便,那时在走川藏公路会省很多时间,也不怕泥石流,和大雪封山。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一路西行越走山上的植被越少,海拔也越高。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是大巴车路过康定城时抓拍几张相片。这座城市的建筑都是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这些是川西藏区的一个特色。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康定市,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的州府所在地,康定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幅员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族,羌族等民族聚集的城市。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康定市地形是二山夹一沟,而且山都是高山,市区海拔2560米,而二侧山上都在4000米以上。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1935年红军路过该地区时在金汤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在其它乡,也建立了乡政府,毛主席说过,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红军长征时期,我党我军就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取得了少数民族人民的信任,才能顺利走岀民族聚集地,保存了军队。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次川西行让我对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和红军取得长征伟大胜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进入高原后,大巴车也显得跑起来有些吃力了,在平原300多公里,跑三个小时就到了,在高原上几十公里,需几个小时的时间。人缺氧,车也缺氧。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是川西行翻过的第一座海拔4280米的折多山,大家拍个集体照。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我们上山到垭口时这赶上下雪,带队老师一再强调,下车別急走,要慢慢地走路,给几十分钟拍照时间,我带着相机下车,负责给团友们拍照,这时相机的优点显示出来,人多,像盖章一样,往那一站,咔一下,就换人,十几个人,几分钟就拍完了,手机太慢了。我本人在这么高的山上还好,没什么大的反应。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962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地理分界线,折多山垭4290米,西面为高原隆起地段,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是车子奔向新都桥行驶中随便抓拍车外景色,这段路程大部都在海拔3000多米,这是正式进入高原了,我随身带了二个保温水杯,总想喝热水,这也是高反的一种特征吧。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大巴车在山谷的柏油路上行驶,道路二旁,有着康西地区特有的藏区房屋,有很多牦牛在山坡上,河流边上在吃草。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康西这条峡谷中,精致的藏式小楼点缀着山坡上和河边上,很有特色,也从外观上看岀,当地牧民的生活条件还是较富的。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这次报团旅游有点特色,住宾馆尽量住有电梯的宾馆,因带队木子老师考虑较周全,特别是高海拔地区,有的人有高反,消耗体力大,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在吃的方面自行解决,这也好,按自己喜欢的口味解决吃饭的问题。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我们在睌上7点多来到了新都桥,新都桥,是著名的摄影基地,当我们来时,天不作美,正在下雨。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新都桥地处川藏线南北分叉路口,北通甘孜,南接理唐,是从西藏通往康定的必经之路,距离成都437公里,距离康定城80公里,这里好的天气如诗如画,每到秋季,柏杨叶子金黄,草原无垠宽广,山峦连绵起伏,所有的地方像被阳光施了魔法一样光泽动人,是令人神往的“摄影天堂”。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新都桥海拔3460米,早晚温差较大,早晚穿抓绒冲锋衣,中午晴天穿衬衣。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新都桥物价比四川雅安贵近一半,一碗牛肉面20元,当天住宾馆,因为是第一天住在高原上,没敢洗澡,怕感冒,因为感冒后荣易得肺水肿,我每天沖一袋板兰根喝。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新都桥小镇归康定管辖,小镇主要是宾馆和饭店,以四川人为主,宾馆有近百家。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随拍小镇夜景。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冯延吉:川藏青环游之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甘孜藏族自治州   泸定桥   泸定   多山   大渡河   康定   延吉   雅安   泸定县   川藏   高山   红军   美文   海拔   国道   高原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