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转移

最近关于“产业链转移”再次成为了国内投资圈谈论的焦点。

事情的缘起是日本和美国率先提出,要企业从中国撤离,回到本国。日本直接上真金白银,掏出2200亿日元(约合20亿美元),而美国的财政部长库德罗(Kudlow)也表示会支付企业搬迁的成本。有人估算,如果在华的美国企业全部迁回美国,那么将会产生25亿美元的成本。

更令人辣眼的,是国内网民以及自媒体意见领袖大V们过度自信的叫嚣。忽略了两个因素:

第一是全球疫情回流中国的风险;第二是海外原材料断供(例如矿石、原油、粮食、豆粕等)的风险。这两点因素,提醒了我们中国也很难独立于全球供应链体系之外,经济全球化是趋势。

当然,认为企业迁回美国(迁回日本)就能解决美国产业结构不全的问题,那是天方夜谭。

产业结构变迁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的。如果让匹兹堡或者底特律的钢铁业重新满负荷生产,需要30年时间,这甚至超过重建一套钢铁产业所耗费的时间。所以,这可行性几乎是零!况且就算把美国这些钢铁产业都重新盘活了,那也一定会造成产能过剩(目前一个中国的钢铁产能已经过剩全球了)。

当前的全球产业链格局是通过无数个市场个体(企业)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政客为了迎合国内民粹而做出的干预,最终难以持续。疫情给全球商业的启示在于,此前的全球化范式,存在重大缺陷,需要做出调整。而对于投资而言,也意味着许多先前的分析模式,需要做一些优化。

产业链转移


产业链转移


产业链转移


产业链转移


产业链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匹兹堡   产业链   底特律   日本   美国   疫情   产业结构   美文   中国   因素   成本   风险   美元   钢铁产业   全球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