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啃老10年”:打击式教育,正在摧毁下一代


“我,大学毕业,啃老10年”:打击式教育,正在摧毁下一代

在中国教育观念中,孩子是不能夸的,一不小心养成骄傲自满的性格,就很难再纠正回来。

于是不少父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贬低。

01

最近小e看到一个新闻,如今33岁的小范,已经大学毕业了10年,也在家啃老了10年。

为什么不出去工作挣钱?

小范解释,主要是她身体状况不允许这一点。再具体点来说,就是心理上的问题,她根本就不敢和陌生人打交道。

发现自己存在这个问题,是大学时候和同学一起勤工俭学,在超市里买东西时,陌生人问话她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手脚冰凉。

随着毕业,小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她最初找了份销售工作,结果客户一问话,磕绊半天根本讲不清楚,对方随口取笑了一句:“话都说不清楚啊。”让她感到心都凉了。

“我,大学毕业,啃老10年”:打击式教育,正在摧毁下一代

面对节目组采访,小范终于吐露了心声。

“从小到大没被父母鼓励和夸奖过,都是否定和打击,时间久了越来越压抑。”

02

初中时的小范,特别喜欢发明和设计,无论是做了带轱辘的鞋子,还是用一天时间画的画,献宝拿给妈妈一看,妈妈却会说:“你弄啥啊,有啥用啊。”

小范做饭需要征求父母意见,“只要是你自作主张做的,无论好坏都会说你”,一旦她没问清楚,父母就会用水放太多等等原因来批评她。

喜欢设计,妈妈指责没用;喜欢雕刻,妈妈说她学不了;喜欢发明,妈妈说浪费时间……

“你喜欢啥也干不了,你一事无成。”

“你将来成事了我给你跪下。”

“你成事了狗都能成事。”

“我,大学毕业,啃老10年”:打击式教育,正在摧毁下一代

久而久之,小范越来越自卑,严重影响到她的正常交际,更别提走出家门工作。

看完这个采访,小e有些五味杂陈。

面对镜头的小范,其实并不如她口中所说“社交恐惧”,她能够清楚地描述问题,完全可以和陌生人说话,有些异样的是,她从头至尾情绪都非常激动,肢体语言也格外激烈。

如果没有这些阴影,也许她现在是发明家、画家作家、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她感到自己被原生家庭摧毁了,走向了一条最糟糕的路,她委屈愤懑自怨自艾,但无法自救了,只能“破罐子破摔”闭门啃老。

03

许多鸡汤都说,想要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就不能时时捧着他们。于是家长们反其道而行,选择用打击方式让他们保持谦逊。

诚然是有成功案例,但翻车的也不在少数。

正如姜云升《致郁》里的歌词,“怪我废物,可你和我一样,你也比不过你妹……可从小被骂是垃圾,长大又怎么可能比别人强。”

像小范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尤其是在农村家庭出生,父母教育概念相对较弱,于是从小就忽视了引导孩子,灌输他们诸如家里穷、天生比不上人等等理念。

“我,大学毕业,啃老10年”:打击式教育,正在摧毁下一代

正如网友分享:

“在家干个农活都被打击姿势不好看,一直很自卑,恐惧社交。”

“刚毕业的时候进个安踏李宁的专卖店都不自在,很局促。”

“我煮饭,我爸一边吃一边喷。不管什么菜都是挑毛病,然后自己把东西吃的干干净净。”

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然而更不幸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治愈童年。

小e偶尔也觉得,父母持证上岗还是很必要的,父母或许受过许多不公待遇,他们未能及时排解,反而将这些转嫁给了下一代。

而这些打击,有时是摧毁性的。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领着主角剧本,能从糟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一路过关斩将涅槃重生。大多数人只是路人甲乙丙丁,打个酱酒就不知去了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摧毁性   成事   美文   社交   自卑   陌生人   童年   不幸   恐惧   采访   走向   父母   妈妈   时间   喜欢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