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客体障碍

什么是过渡客体?所谓客体呢,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体。比如说房子是一个客体,他和人不是同一种东西,不管人住不住在里面,他都是一直会存在。对于人来讲,除了客体以外还有自我主观的一些认识。比如觉得房子是自己创造的,他让房子有就有,他让房子没有就没有,房子是根据他的意志,而出现或消失的,他和房子是一体的,他哭房子就难过,他高兴房子也高兴。也就是主体与客体混为一谈。

过渡客体就是人,从幼年的全能感也就是觉得自己的身边的东西都是自己创造的,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转变成周围的物体是客观存在的,自己并不是全能的。自己并不能完全控制客体。这个过渡客体可以是一个替代母亲的一个东西,比如说一个洋娃娃。暖暖的柔柔的,就像母亲对自己的满足和陪伴。给自己一定的安全感。

如果说母亲是婴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客体的话。那么母亲也是让孩子由全能(母亲与我一体,可以随时控制母亲),到产生过渡客体,找一个东西替代母亲(替代品随时满足自己),再到客体(母亲是母亲,我是我的,我要自己满足自己)一个关键环节。

为什么出现障碍?如果孩子在过渡客体阶段,发生了母亲与孩子不能分离的情况,就让孩子这个阶段不能顺利的过渡到能够认识到客体是客体我是我阶段。因为与母亲之间还存在密切连接,在心理上没有充分的分开,让孩子觉得母亲一部分是和自己还是一体的,自己还是可以掌控母亲。比如到了初中才跟妈妈分床睡。跟妈妈睡就意味着妈妈和我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妈妈可能满足了我的很多要求,我觉得我还是全能的。于是没有顺利的过渡到能够区分主体和客体阶段。觉得别人是应该满足我的。我是全能的。但是在现实中别人不会迎合你的全能自恋,所以你总是在现实中遇到挫败,建立不起关系。自己的全能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以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评价自己。因为你不能够满足我,就是我自己没有能力满足自己,所以我是不好的。

症状是什么?如果能够回到妈妈的怀抱,不去外界遭受暴击,这是他最愿意达到的境况,所以他的典型表现就是逃避外在关系,缩在家里。他没有朋友,因为朋友都无法迎合他的全能感,他总是从朋友对待他的正常方式中,感受到了朋友不是朋友,和他并不是一体的,他总是不能控制别人,别人也不总是迎合他。如果在外在关系中一个人能够总是顺从着他,满足他的一切想法和要求的话,他才能体会到成功。然而,外在并没有这样的人。别人对我好觉得我好,我就是好的,别人觉得我差,对我不好,我就是坏的,他难以分清别人和自己的这种区别,让别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客体   美文   外在   物体   意志   主体   障碍   也就是   母亲   房子   阶段   评价   东西   妈妈   关系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