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走在上海的街头,常常会看到正在恢复原貌的老建筑,那老上海独特的气息,正在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每当这时,我总会触景生情地想起一些过去的事,心头总会隐隐作痛。

俺家也曾经住过一个老建筑,不过更奇特的,那是一个庙,庙是日本人伪满时期在长春留下来的。

这个庙据说始建于1908年,是1975年拆的,更准确地说,是把庙的裙楼都给拆了,周围又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房子。

庙的主体至今还在,但早已面目全非。据说也已毫无修复价值了,和周遭一样,都是一片衰败相。

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选自"渡桥收藏"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搬离那里以后,我有几十年都没回去了。

但在内心深处,它却一直是个魂牵梦绕的地方。小时候我常常幻想,我可以抱着那个庙顶上的大圆球,离开这个世界。

这些天看朋友圈,突然发现一篇《长春旧影:173张老照片对比,再现长春伪满建筑今昔》的文章,里面竟有一张老照片,就是我们家的那个"破庙"!

我真的很惊奇,我一直坚信,这个庙应该有个历史的留影的!但千辛万苦,就是找不到。

没想到今天,才突然在这看到了它历史的真面目!

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选自"渡桥收藏"

关于这座庙宇,文章的作者是这样介绍的:

“长春真言宗金刚寺,位于东横五街上(伪满时期为祝町2丁目12号,今长春市珠江路与东一条街交汇处西南角),属于日本佛教真言宗。1915年由福岛某创建,时称高野山(山号)教会所。1916年4月20日,日本真言宗高野山教会承认长春高野山教会所的设置,并任命上田智龙为教会所住持。1917年4月,正殿建筑50平米落成。同年11月12日,正式命名为"金刚寺"。1928年5月,利光师傅由公主岭转到金刚寺任住持,与上田智龙交接。1930年6月2日,在金刚寺召开全满传教徒会议。旧址现为仓库,建筑改动较大。”

数张图片,一下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

我一出生,就住在这个庙里,是在这里长大的。

这个地方,离长春历史上最繁华的长江路,只隔着一条马路。一度非常有名,后来渐渐衰败了。

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这长江胡同过一条街,就是大庙的位置。

那时,庙的主体楼上,住着两三户人家,主体楼的下面,包括正门,都全部被封死,看着总让人有些害怕,里面便作了新华书店的仓库。

我们五六户人家,住在庙的裙楼里。它的裙楼面积很广,在最西面靠着珠江路小学的地方,还有几间房子,做了小学的教室。

我的童年、少年,可以说很多时候,都是在大庙的房顶上度过的。

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附近的"西本愿寺遗址"

裙楼也都是这种斜顶的,上面没有瓦,铺着铁皮,铁皮上面铺的是黑色的沥青。

沿着屋脊,从上向下,铁皮有包着一条条的木楞。

那时,我们这些60后的孩子,家家都有好几个,人人都淘得出奇。

那纵横交错、跌宕起伏的庙的裙房上面,就成了我们淘气的乐园!

这庙的裙房,要比一般的平房高出很多,上房没有梯子,外人一般是很难上去的。

我们一般都是在主楼二楼与一楼的廊檐处,踩着上面的瓦跳过去的。

但这里比较陡,小孩子跳比较危险,多数时候,我们是顺着一个走廊中废旧的窗户爬上去的。

那房上自有一片天地,庙体纵横交错,视野十分开阔,跑上跑下,足够我们撒欢的了。

"攻击战"、"阵地战",在夏天还会去把被太阳晒软了的"臭油漆"(沥青)抠下来,常常惹来大人在楼下的大声呵斥!

只有那个主庙的尖顶上,我们是不敢去的,太陡了!

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它可以从庙体背后的一个屋脊上,很容易地过去。

它的上面,是一个要两个大人才能抱过来的大铜球,可惜在图片里感觉不强烈。

我们很多小伙伴,都以能摸到它为荣。

但我从没看到过有人敢上去,虽然很多人吹过牛。

那上面的瓦,都是用铜丝相连的,质地非常好。

后来1975年裙楼拆迁,这个大铜球竟然被拆迁工人给摘了下来,拿去换酒喝了!

我这才在地上,第一回看清了它的真面目,是个空心的大家伙。

除了上房,庙里也是我们藏猫猫的好地方。

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大概因为庙里本来就不是该住人的地方,家家户户都是临时间壁起来的。

为了省电,走廊里没人点灯,还到处都是人搭出来的储物箱、柴禾箱和煤箱子,配合庙里本来就复杂的结构,躲起猫猫来,简直就是天堂!

一个小朋友在大门外,假装蒙上眼睛,里面的人藏好后,大喊一声"开~锅!"

然后他开始找,找到谁,谁就输了。

所有被找到的人,都要算输家的,其他的人要跑出来不被逮到,喊"到老家"才算胜利。

然后再进行下一轮。

最后藏得好的人,可能是好几个人,找你一个人。

那时又没人抓学习,每天玩得真是开心,昏天黑地!

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最神奇的还是,七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家隔壁的一个空屋子,不知什么时候地板全坏了(这地板是后人搭的),露出一个地下室来,还有楼梯。

这地下室里,居然藏着有三个房间。

其中一个房间的一面墙上,还有一个大洞,连接着整个大庙地板下面的世界!

我们哥几个小伙伴发现后,真是欣喜若狂啊!

连忙下去,发现这边是下水池,里面两间,则堆满了一些陈旧的东西,还一捆一捆的。

打开一看,都是刘少奇的巨幅肖像,和毛主席的一样大!

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当时很吃惊,这可是早就批倒批臭了的人啊,怎么还有过这么大的肖像?

后来知道,这都是当年母亲所在的文化馆,在这里遗弃的东西。

原来,这里曾经是大庙的锅炉房,早就弃之不用了。

我们高兴得不得了,卯足了劲儿,拉进去了一个大灯泡,足足清理了一整天,才把杂物都堆到一边。

晚上回来和家长汇报战果,没想到母亲看着我们两个漆黑的鼻孔,大怒,说"你们居然跑到那么脏的地方去收拾?不要命了?"

狠狠地挨了一顿揍!

为此,母亲还哭了!

但家里过去狭窄的空间,还是被拓展了。

我们也没有忘记那个大洞。

洞里的世界,比房上的世界要神秘、精彩多了。

因为几乎没有人知道它,我们也不跟别人讲,而且它一定要从我们家这边才能进去。

这是整个大庙地板下的世界,约有半个大人那么高,我们在里面爬进爬出很轻松。

地板下面有一些建筑类的管道,地板都是一些很好的木材在支撑着的。

我清晰的记得,那些木方上都积攒着厚厚的灰,用手指轻轻一擦,就都掉了,露出了很干净的木材本色。

我们带着电筒,在漆黑的地板底下,匍匐着,像是在探寻一个极为神秘的世界,很多时候,都不辨方向。

偶尔,会从一些破旧的地板缝下面,捡到一些感觉有些古旧的东西,但都很小,却更加深了我们探秘的劲头。

有一回,我发现一处感觉像"小隧道"的地方,非常低矮狭长,我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就打着手电,爬了进去。

我进去能有七八米的时候,在一个转弯处,还没有看到尽头,就害怕了。

因为我能感觉到瘦小的自己,只能往前爬,往后动的时候,就会刮衣服,没法转身。

我有些紧张,退回来的时候,手臂和衣服就都有些擦痕。

我一直也没搞清它是干什么的,一想起来就害怕。

后来我常常想,如果那一回我退不回来,就真的遇难了,也没人能找得到我了。

那是一次我一个人的探险,也因为害怕,从没再跟人再提起过。

这座庙,如今早已是风烛残年,快要湮灭殆尽了,我从没见人爱惜过它。

住在里面的人们,修烟道、搭小棚,烧火做饭,拆它的木板,挖它的贵金属(有小孩拿去卖破烂)……

因为很多人都以为,这没什么,反正都是公家的!

只有我,到现在,都还总是在梦里看到它。

并且,会派生出很多未曾有过的幻象。

我的内心深处,就总是认为,那里一定还有很多未被发现的宝藏!

儿时住在一个老建筑的庙里,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庙里   大洞   渡桥   伪满   建筑   住持   长春   铁皮   真言   美文   儿时   教会   地板   害怕   发现   地方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