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的世界里永远流溢着爱

“远大梦想”是什么样子的?是通过一场考试吗?是出版一本著作吗?是领导一个团队吗?在“远大梦想”这个词前,我们日思夜想的这些小愿望,仿佛是那么微不足道,仿佛都太过世俗,以至于历史的风一吹,它们就湮灭于时间的长河里。

对于“远大梦想”,鲁米并不打算给出答案——先知打箴,意味全靠自悟。他说:“愿我们的葫芦盛满水。/愿风为我们吹,水为我们流。”不管这“远大梦想”是什么,它都不在脚下,在我们需要启程去寻找的远方。

或许,我们可以更功利地追问:“这个‘远方’有多远?”先知说:“愿爱指挥我们”。原来,要锚定这“远大梦想”的方向,离不开一个古老的“爱”字。而这彷佛已经不是我们狭义理解的“喜欢”和“痴恋”,而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思想传统:“爱,贫穷,服务。/三者都是生命的标志。”

我们仅能从苏菲派的诗学传统里理解这一个“爱”字:“寻求心爱之人是一种宗教义务。”鲁米并不将“爱”排除在自己的信仰之外;相反,它与苦行、传道同样重要,成为宗教学者的生命标志。

愿你的世界里永远流溢着爱

那么我们要问,这种宗教意义上的“爱”到底是怎么样的?

三十七岁时,鲁米已是著名的苏菲派学者。这一年他遇到了同样学识渊博的游僧沙姆斯( شمس تبریزی),二人一见如故。鲁米以沙姆斯为师,日夜交流思想,感情日笃;直到沙姆斯出走,永远消失在鲁米的生命中后,鲁米写下大量的抒情诗,并将之辑集成《沙姆斯集》。

鲁米的“爱”中,既脱离不了世俗意义上的“爱恋”,又蕴含着宗教意义上对知识和真理的沉迷。故而他写:“我内心的平静,遭你的爱蹂躏。/你的爱把我从皮肉中解放出来。”

“爱”既是一种身体之内的情感体验,却又是一种超越肉身的精神体验。我们确信,这些诗句与其说是写给沙姆斯这位“消失的爱人”,不如说是写给他在智慧和思想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先知   彷佛   学识渊博   诗学   美文   远大   世俗   学者   远方   宗教   说是   标志   传统   思想   生命   梦想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