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告诉你澄心、息虑、全神的养生观

“澄心、息虑、全神”的养生观

养生学说是中医学中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一门重要学问,裘氏对此深有研究。他曾精辟地

分析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含义,发表了“高明的医生是防病于未然,而医学的最高境界

是消灭医生”的见解。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关养生的记载极为丰富,应该很好继承和发扬建立养生康复专业,为保障人类健康长寿作出贡献。

养生的关键在于“全神”

总结养生的经验是:人的健康与否,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保持健康的关键在于“全神”。那末,何

谓“全神”?

老中医告诉你澄心、息虑、全神的养生观


中医学中的“神”,是人生命的内核。裘氏所说的“全神”不仅是通常所说的感觉思维、神

色、神气,而是指“神明”的妙用。《荀子·天伦》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

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淮南子·泰族训》又说:“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

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裘氏指出,“神”实际上就是目前科学家远未了解的宇宙界的

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它是“妙万物而为言”的。人为万物之灵,得神最全,故凡人体的生长衰

老寿夭以及气血精髓的充养,喜怒哀乐的调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等诸多生理活动,无不赖

“神”所主宰。他比喻说:人有似一部最精密的“自动机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补、自我适

应、自我控制四大功能,但这四大功能只有在精神完美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

用。因此,养生首先要全神。

老中医告诉你澄心、息虑、全神的养生观


所谓“全神”,就是努力使自己的精神完美无缺理会是水柔补缺之全和完美,要运用各种修心养性、澄心息虑的方法,使

自己的心态保持至善至美,恬淡宁静的境地。这里所说的“澄心息虑”,并不是说人不要思维。

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没有思维,问题在于“思”一定要“纯”,能纯则“全”。精神纯真专一,潜心

学术研究,为人民为社会作有益工作,心安神怡,乐而不疲,虽殚精竭虑,对身体没有什么大碍。

相反,心术不正,勾心斗角,嗜欲无穷,声色劳神,往往导致食不甘味,夜无酣寐,神气受伤,影

响了自我调节功能,所以难以达到人应享的年寿。中国历代有修养的名家,大都长寿,就是明

证。因此,要做到“全神”,就必须具有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摒除邪恶和贪欲之心,不慕求浮

荣,不损人利己,破除私心杂念,要有忠恕仁厚,纯一无伪的精神。只有在心神极其安宁,碧海

无波的情况下,“神”的功能才能得到高度发挥,从而使人体气血和畅,五脏安宁,精神内守,真气从之,这是得享遐龄的关键。如婴儿休息一样认真。

老中医告诉你澄心、息虑、全神的养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淮南子   荀子   泰族   长寿   神明   气血   神气   美文   安宁   所说   中医   思维   自我   精神   功能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