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很重视我,却总让我去尝试高难度工作,我选择躺平有错吗?

朋友去年刚换了工作,常常在我们面前说他领导人很不错,对他很好,但最近却一反常态,开始吐槽起领导来,我们都很疑惑,明明说领导好的是你,现在吐槽起来不留情面的还是你。


听完朋友一说,我们才明白,原来领导对他寄予厚望,最近半年总让他去干一些高难度的工作,超出了当下他的能力水平,也就是所谓逼他跳出舒适区,可是朋友呢,压根不想,好不容易从去年进公司到现在适应,不想持续折腾自己,就想待在自己的能力区,难道有错吗?



一、没有计划的跳出,多半是“跳坑”


朋友小雅原本在体制内待得好好的,没想到最近一年结交的几位“鸡血”朋友,时不时地在他周围说:稳定的生活毁人不倦,要早一点跳出舒适区,不然迟早会被淘汰等等。


小雅经不起劝,从体制内就跳了出来,进入了薪资待遇更高的私企,可是私企的管理风格和节奏,小雅完全适应不了,甚至还遇到了发工资都不及时的情况,车贷房贷没有着落,导致她后悔万分。

老板很重视我,却总让我去尝试高难度工作,我选择躺平有错吗?

窦文涛说过一句话:“逃离舒适区是可以的,但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裆”。


的确如此,盲目逃离舒适区,不可行,没计划的一腔孤勇和冲动,往往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我们看惯了,听腻了太多类似要从舒适区走出来,去拼一拼,不让自己的人生过于平庸的话,但是落到我们个人头上,如果只是为了跳出而跳出,那多半跳的不是圈了,而是坑。


而且就算你从旧有的舒适区跳出来,你旧有的观念,做事方法,思考的习惯都完全不适应,到头来只能不断地去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挫败。


二、在适合自己的领域躺平,才有归属感


职场舒适区,有时候并不代表让人感觉舒适,所谓的舒适区,是你能力的舒适区,你在这个区域内,匹配到了你能力的最佳发力点,在这个区域内所做的工作,是最能体现当下价值创造的工作。


当你能力不足以往更高阶难度的工作迈进的时候,有时候在适合自己的区域内,做好当下事,对于大部分职场人才是有归属感的体现。

老板很重视我,却总让我去尝试高难度工作,我选择躺平有错吗?

比如说我性格内向,就喜欢平时在工作中钻研一些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它们背后的层层链条,如果你让我去搞销售,去公开演讲,去做一些远离我舒适区的事,那么与我而言,就没有安全感。


我可能会搞砸,可能会退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不适合这类的工作,因为它们不在我的舒适区,我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工作,能最大化的体现我自己的价值。


三、与其跳出舒适区,不如转换舒适区


远离舒适区背后,其实我们倡导的是自我成长和自我超越,很多人有误区,不持续成长,不持续超越,就会感到异常焦虑,所以盲目跳出舒适区,便成了他们驱动自己成长的标准性动作。


可是真正舒适区,不是对应跳出这个动作,而是转换,通过转换去建立新的舒适区,使自己不断地待在最适合自己的正确的舒适区。

老板很重视我,却总让我去尝试高难度工作,我选择躺平有错吗?

待在舒适区,不代表迷恋舒适区。


拿我来说,我学的财务,毕业后干的也是财务,19年开始业余写作,这就是在一步步拓展自己的舒适区,经过差不多快两年的写作,也逐渐出了一些成绩,后来因为写作,又让我去参加社群的公开分享,对于一个内向的我来说,这其实就是通过写作带来的舒适区的扩张。


随着公开分享的次数越来越多,我的舒适区也在不断地确定一个相比过往更大的边界,今年又开始尝试直播,虽然第一次直播有点照本宣科的感觉,但是后来这几次也越来越好,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是通过写作在一步步地转换自己的舒适区,从原来的写作,到打开自己去分享,再到现在直播授课等等。


我们对于舒适区有很多误解,很多人觉得舒适区就代表着安逸,留在舒适区内就预示着危险和淘汰,其实更危险的是那些盲目跳出舒适区,不经自我衡量,一味地否定舒适区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的人。


与其纠结是否跳出舒适区,不如做好当下的工作,锤炼好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拓展自己的舒适区的边界,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一个新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工作   可能会   私企   归属感   区内   区域内   边界   美文   小雅   盲目   舒适   重视   老板   适合   自我   能力   领导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