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室:青田石

“印石之祖”青田石,是中国篆刻艺术采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石材,明清时期被大量运用于刻治印章,受到上至帝王贵胄、下至臣民百姓的广泛喜爱。时至今日,故宫博物院依然藏有大量青田石文物,其中印章占绝大部分。这些流传至今的印章,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和重要的史料价值,也是青田石广受喜爱的最好证明。自康熙时期起,青田石就已进入清朝宫廷,成为刻治帝后御用玺印的重要原材料。此后清朝每位皇帝都制有青田石玺印,总数多达400余件。今天我们来欣赏康熙时期的青田石玺印,这些玺印的主人为康熙帝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01“胤禛之章”

清代皇室:青田石


圆雕子母双狮钮,同戏一绣球,顾盼嬉戏,极为生动。明人高濂《遵生八笺》记载青田石:“旧,人喜刻此石为钮,若鬼工球钮。余曾见有自外及内,大小以渐滚动,总十二层,至中心滚动小球若绿豆。正不知何法刻成,真鬼工也。”青田石雕镂空技艺的精湛,于此尽显。此钮绣球虽没那么多层,但同样可一窥青田镂雕技艺的风采。


01“谦斋”玺

清代皇室:青田石


先秦印章通称“古玺”,秦一统天下后,天子所佩曰“玺”,臣下所佩曰“印”。到了武则天这代,忌“玺”谐音不雅而改称“宝”,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诸王印章多称“宝”。此玺与“胤禛之章”形制、尺寸相似,料子也都是普通的章料,可见比起料子的好坏,当时更看重的是青田石这个印石品种。


01“越力”玺

清代皇室:青田石


雍正帝少年时代就喜读佛家典籍,成年后更结交僧众研讨佛法,来往较多的是章嘉呼图克图喇嘛,使其在佛学修行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另有“弟子越力”章,可见“越力”应是胤禛研习佛法时从师傅那里得到的法号。


01“御赐朗吟阁宝”

清代皇室:青田石

朗吟阁位于圆明园“天然画图”建筑群内,原是雍亲王的书房,阁名为康熙帝所赐,雍正于潜邸时居处于此。《宝薮》(皇帝御用玺印印谱)中著录的“御赐朗吟阁宝”多达17方,形制尺寸多样,制作这么多同文印章,无非是表明阁名的“御赐”性质,借以显示他和父皇间的亲密关系,颇有几分刻意迎合的味道。


01“御赐朗吟阁宝”

清代皇室:青田石


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龙。螭龙寓意美好、吉祥。宝圆雕三螭钮,一大二小,构成典型的子母螭龙,喻为“苍龙教子”“教子冲天”。大螭伏卧,立眉凸眼,张嘴昂头,两小螭一伏背上,一伏身侧,憨态可掬。


01“朗吟珍赏”玺

清代皇室:青田石


01“朗吟阁宝”

清代皇室:青田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青田石   青田   雍正   圆雕   形制   料子   子母   绣球   御用   教子   佛法   皇室   印章   清代   技艺   清朝   美文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