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卿传④

林清卿的变法,是他作为天才的一个侧写。

他在集体经验的对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这种几乎是逆潮流的动向背后,是创作者的果敢和自信。

林清卿传④

林清卿作 鹿目石清明诗意图薄意摆件


但仅仅这些,还不够。林清卿之所以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林清卿」,在卓绝的个人素养背后,还有时代所赋予的机遇和眼界。

作为清末寿山石雕刻「儒工」一脉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中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养分,还有砚雕、留青竹雕及明清徽州墨模雕里的灵感。

作为一个家境普通的雕者,林清卿何以长眼?得从他的那支由鉴赏收藏家和文人墨客伯乐队伍说起。

林清卿传④

林清卿作都成坑石《木芙蓉、秋海棠》薄意对章

©刊载于《薄意大师林清卿》


找到自己创作语言的林清卿,一时间声名鹊起,追慕者众多。

其中,福州总督后经营寿山石的知名店肆如「青芝田」「陈寿柏」等纷纷前来邀他驻店雕刻,福州城里嗜藏寿山石的高官显宦、官家士绅,如末代帝师陈宝琛之孙、印人陈叔常,原「回春药局」老板吴元,古董商刘秀古等等,纷纷伸出客士邀约,聘林清卿到家中「秀工」,品赏收藏,独立创作。民国时期林清卿的薄意精品,大部分在这批玩家手里,据称在吴元府中创作的薄意作品,就不下数十件。

林清卿传④

林清卿 田黄石江畔折柳图印章(局部)


另一边,林清卿与吴任之、陈子奋、潘主兰等书画界名流的交往成为日常。

与文人往,与雅物交,人如何会俗,作品又如何有尘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天我们看林清卿的薄意,很容易在线条里看到文征明的符号和恽南田遗风。

同时代的伯乐与知己,毫不吝啬展示自己对林清卿喜爱。龚礼逸《寿山石谱》、张幼珊在《寿山石考》中都能看到独属于林清卿的记录。

与林清卿有过交往的文人大家陈子奋先生也不例外,他在《颐援楼印话》中谈及印石雕刻时直言,印石雕刻者中称得上「良工」二字者,数十年来只见过三人,林清卿是其中一个

林清卿传④

林清卿 鹿目石 江畔行旅图(局部)

©郭克礼旧藏


几乎见证了林清卿晚年生活的陈子奋,在文中为他的晚年做了一个描摹,说他「……年俱七十以上。自幼至老。未尝一日离印。故其精妙。各有独到处。」最后做结,「后起者不为名牵。便为利诱。或薄小技。中通弃置。致兹绝技。未有传人。呜呼一艺之难……」基调甚是悲哀。

林清卿超越了工匠,他是大艺术家。只叹此等天才成绝唱,「清卿之后,再无清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徽州   伯乐   古董商   木芙蓉   士绅   秋海棠   寿山石   江畔   福州   石雕   晚年   文人   美文   局部   天才   作品   林清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