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第十二段

中华民族一直自称是礼仪之邦,但是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却几乎都是向外学习,虽然根子里还留着华夏民族的血液,但是我们对于礼仪之邦的理解却逐渐变得模糊起来。支撑我们自称为礼仪之邦的礼仪究竟对于今天的人还有什么意义。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这个人第二次出现在论语中,而且直接在很高层次上去讲什么是礼,礼仪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今天的农村。大门口上的瓷砖是还有很多印着“家和万事兴”,在家里也需要礼仪的存在。礼仪是了解之后处于内心的,而不是逢场作戏的周全。

接着讲到国家方面,以前的君王就是用这些礼仪规范去治理国家的,不管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统统都按照这个礼去做。遇到行不通的事,如果仅仅为了达到和谐的目的,而不用礼来节制的话,也还是行不通的。”这也是人们发现中国人喜欢和稀泥的原因,人们还调侃地说一些帝国将相不过是和稀泥的高手罢了。

其实它本质的意思是我们要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不仅仅是需要礼仪,一旦人们碰到那些冥顽不化的人,那这个时候就需要道德底线法律来制裁。但要注意的是法律绝对不能变成常态化的东西,日常生活主要还应该依靠礼仪,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需要动用法律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论语   小大由之   冥顽   和稀泥   家和万事兴   目的   先王   礼仪之邦   根子   华夏   自称为   逢场作戏   美文   二段   礼仪   法律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