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太原的早秋里把思归念起

李白:在太原的早秋里把思归念起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时年34岁的李白依旧为着自己的政治抱负,多方奔走,这离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已然10个年头。这年夏天,他接到好友元演之邀,欣然前往太原。存着攀桂以求闻达,一展抱负的念头,奈何天不予时,辗转三晋,倏忽一季,终究未觅丝毫之机,抑郁萦怀。时至清秋,硕果之际,归根之期,念起己身不惑之年,壮怀难酬之志,怀归之情如同泉涌,一时奔腾难歇。情生于内而外发于言,咏得一首《太原早秋》: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天地运转,万物相应。每年仲夏五月黄昏,"大火"正南,处中天,待至七月黄昏,由中天渐至于西,谓之“七月流火”。”大火“当值,天地骄阳灼灼,暑气炎炎。万物遵令,生机勃发繁盛貌,异彩纷呈。”大火“西行落去,流火显现,暑渐退而秋将至。时令再出,遇秋而衰,世间芳华萧形瑟体。

李白:在太原的早秋里把思归念起

李白与友客居太原许久,一无所获,忽觉时光荏苒,时节已变,或许这段旅程也应就此结束。“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七月流火,秋令昭昭,众芳摇落,原来已是这般时节了。忽来一番思绪风,吹取心湖涟阵阵。

李白:在太原的早秋里把思归念起

再来便是亲身之体,切肤之感: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江南眼下,怕是暑天难去,热气依然吧。可太原这儿,野木草间,竟然早已经有秋霜光顾,萧瑟味深,寒凉意浓。黄河以北尽呈一派秋天的气息,连飘忽九天之上的云彩,一旦渡河,越界而来,也好似染上秋色。呵!这北国的秋啊!

李白:在太原的早秋里把思归念起

萧瑟秋风寒凉意,惹得行客思归去。“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秋天落叶归根,我这一孤身北来的漂泊人,在明月当空的夜晚,重复着“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日常。此去故国,山高水长路迢迢,哪里是一息即得呢?也罢,绕着边城的月亮来旋转吧,让这颗思乡之心,顺着月光,再临阔别已久的家乡楼里。

李白:在太原的早秋里把思归念起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千百年来,汾水绵绵,浩浩荡荡,永不将歇。于我而言,这思乡怀归之情,也是分分秒秒缠绕心头,时刻不相忘,就如同汾河水一般,没有一天断绝过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太原   李白   西行   秋令   早秋   中天   寒凉   流火   故国   边城   萧瑟   抱负   大火   美文   时节   万物   悠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