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解读曹操的《短歌行》

作者简介:

曹操:生于155年,卒于220年,字孟德,沛国(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曾经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先后官至东郡太守、兖州牧、丞相,爵至魏王。220年3月15日,曹操病逝于洛阳,谥号武,后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我们所认识的曹操,基本上都是以军事家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但是他的文学造诣也非常高,后人把建安时期有”建安七子“之称和“三曹”父子的文学成就并列,可见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非同一般,这首《短歌行》正如同曹操自己所说“歌以咏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解读曹操的《短歌行》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本诗解析:

当:临。

杜康:相传是古代最早的酿酒人,此处指代酒。

子衿:周朝读书人的服饰,这里指带有学识的人。

呦呦:鹿鸣声。

契阔:久别。

乌鹊:乌鸦。

吐哺:热情接待,不敢怠慢。

归心:心悦诚服地归顺。

这首《短歌行》是曹操最有名的诗篇之一,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现在们说起曹操时,就会想起那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何等的快哉!当年曹操在平定北方后,率领百万大军,长江饮马,誓与孙权夺江东之地,那夜明月当空,曹操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大摆酒宴,与众将士痛饮一番。期间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短歌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解读曹操的《短歌行》

诗人用诗歌来表明自己在政治上的用意,在微醉后后,道出了心中的期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而青衿在古代是读书人的代称,开篇就点明了求贤若渴的主题。接着诗人又说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就是在表达诗人渴求人才的心情。在这首酒醉后的高歌中,诗人将自己的感受明明白白地吟咏出来,虽然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但却没有《诗经》中那幽怨的情感,而是寄托了自己最初和最终的理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解读曹操的《短歌行》

本人也是非常欣赏曹操,他的豪情万丈,他的英雄才气······。他是一个为了千秋大业而活着的人,他的诗词中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名垂青史的愿望,诗中虽然也有着哀思的情调,但丝毫没有妨碍到整首诗的主题——建功立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解读曹操的《短歌行》

人们称赞他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基调苍凉慷慨,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诗中名句颇多,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等。这首《短歌行》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古诗。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广阔胸襟,触摸到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这种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露。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不是那个奸诈的乱世枭雄,而是一个求贤若渴、忧国忧民的贤明领袖,立在读者面前。

本文由新月青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短歌行   兖州   太守   建安   亳州   求贤若渴   月明星稀   军事家   读书人   诗经   政治家   美文   几何   嘉宾   诗人   悠悠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