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的六首花间词,六种情思,负你残春泪几行?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时期官至宰相,终罢为太子少傅。其词多写闲情逸致,与温庭钧、韦庄分鼎三足。王国维《人间词话》谓其“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他在继承了花间词的传统上,又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是后主李煜的老师。

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冯延巳的六首花间词,六种情思,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是一首祝酒词。词人以女子的口吻,说出她的三个愿望,语言通俗,极尽口语化,感情真率质朴,充满了浓郁的民歌情调。上阙写春日宴中女子的表现:她先饮一杯,接着唱词,再拜,最后陈诉了三个愿望。下阙是三个愿望的内容:第一个愿望是祝福郎君的,希望他长寿;第二个愿望是对自己的,祝福自己永远健康;第三个愿望是对他们二人的祝福:祝愿他们能像梁上的燕子一样,长相厮守。第三个愿望说明:他们还不是夫妻,只是一对恋人。以燕子作比,说明他们只能定期相见,那么此女子很可能是青楼女子,或是男子的外室。这首词虽然短浅,却又含蓄,值得玩味。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薪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巳的六首花间词,六种情思,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首词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无法排遣的闲愁。开头设问,点名闲愁,并写出闲愁无法排解的特点。那种无法抛掷的闲愁皆因春起,每年都是。用什么来打发它呢?只有喝酒。词人宁可身体瘦,也要通过饮酒来打发闲愁,可见愁之深。下阙还在写愁,地点由屋内转向屋外,河畔青草、堤上柳枝都蒙上了愁,也比喻自己的愁春来即生,年年不尽。最后“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虽为景语,却将词人的愁绪写了出来,那愁苦的姿态宛若在我们眼前。

鹊踏枝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江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缭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冯延巳的六首花间词,六种情思,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深闺女子对乐游忘归丈夫的怨恨与不舍。上阙写男子乐游不归,女子对他的怨恨,又有惦念之心。以“行云”比喻在外游荡的男子,非常贴切。美好的春光将要过去了,而情郎却仍不见归来。她在猜测,情郎乘着香车四处寻花问柳。下阙写女子的痴情与怨愤。她一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放荡,心中是多么悲伤啊!她频频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丈夫。燕子怎懂她的言语,写出了女子的痴情。词人又以柳絮比喻愁绪,将无形有形化,写出它的纷乱。最后两句写得千回百转,情意缠绵,形象的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与痴情。

清平乐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湾。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冯延巳的六首花间词,六种情思,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是一首抒写闺情的词作。上阙写晚春之景,正值春天,雨后放晴,夕阳西下 ,远山近草都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暮色中只见池水盈盈。在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女主人公忽见“双燕飞来垂柳院”,身居闺怨的少妇看到燕子成双成对飞来,会作何感想呢?这时她高卷画帘,让燕子飞进来,这个无声的动作,蕴含着她微妙的情感,在羡慕燕子的同时,又在怨恨离人的不归。

下阙以女主人公为中心,描绘出她孤独寂寞的处境。她黄昏独倚栏杆是为了观看远处的景色吗?当然不是,黄昏大地一片模糊,还能有什么景色呢?她自然是在盼望远处的人儿归来。直到月色偏西,也不见归人,可见她盼望之久。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直到夜风阶前的落花,吹拂她的罗衣,她才感到春意袭人。最后“罗衣特地春寒”,一个“寒”字,即指天寒,又指心寒,以千钧之力为全篇收尾。

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首挼红杏蕊。

斗鸭栏杆遍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冯延巳的六首花间词,六种情思,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时一首闺怨词,写的是一位贵妇在春日里,思念丈夫的愁苦情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句是古今传颂的绝妙佳句。表面写景,实则写情:一池春水被风吹皱,好像女主人起伏难平的心。大地回春,而她的丈夫远行在外,面对这大好春光,独具的女子不由得生出寂寞与苦闷之情。她为了排遣寂寞,时而逗鸳鸯,时而揉搓红杏的花蕊。鸳鸯的成双成对,更显示出少妇的寂寞,更思念心上人。

女主人逗完鸳鸯,搓完红杏,又倚着栏杆,看鸭子争斗,看的太入神,以至于头上的玉簪掉下来都没有察觉。池中活泼的鸭子只会令她倍感孤独,愁云在心头,陷入无限的相思中去。日日盼望丈夫归来,却屡屡失望,正在她陷入绝望之际,突然听到喜鹊的叫声,心中不禁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栾镜鸳衾两段长。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冯延巳的六首花间词,六种情思,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以芳草起兴,说明事关离愁。“细雨湿流光”一句,后人评价很高。说明了春日里细雨纷纷,连光阴都被打湿了,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芳草年年与恨长”,也是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它们构成了一种共同生长的关系。思妇与心上人曾在凤楼中有过一段甜蜜的相处,如今回忆起来,心中难耐惆怅。“鸾镜”“鸳衾”都勾起了她对往事的追忆。它们成双成对,更衬托出她的形单影只,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黯然伤神呢?

下阙第一句写梦。既然现实中无法见到心上人,那就梦中与他相见吧!但是梦里根本无法寻觅到心上人的影子。再写思妇望穿秋水的悲伤。她明知心上人不会再来,却仍将门半掩着。表现了她明知心上人不会回来,却又怀有期盼的心理。“斜阳、残春,泪几行”,表面上看女子是在因为伤春而流泪,实际上是为自己独守空闺、辜负青春而伤心落泪。

本文由新月青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词人   成双成对   情思   在外   心上人   春水   芳草   栏杆   美文   鸳鸯   燕子   比喻   怨恨   愿望   丈夫   寂寞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