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30天《学会写作》锤炼语言


读书打卡第30天《学会写作》锤炼语言

01语言的三层结构

我们判断文章好不好最直观的感受是语言。如何组织语言?这是每个写作者最直接面对的问题。语言运用跟一个人类的阅读、阅读和日常练习有关。歇息语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认清语言表达的上维度——用词、句式和风格。

●用词

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点单位。为想哟啊报道的意思找到特定的、准确的词语也是写作的基本功。大词语和意思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式、不同语境先会有不同的含义。

用词第一条原则叫达意,尽量让词语报道清楚所需要表达的意思。用词的第二条原则叫精简,多余的词不加,反复修饰的词尽量删掉。有了达意和精简,用词的第三条原则叫个性化。词汇是最能传达作者个性风格的。

作为最基础的语言单位,词和句子构成了文章基本样貌。每个人有自己写作的习惯,慢慢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句式

句式就写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在锻炼句式的时候,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入手:长句子vs短句子;具体的句子VS抽象的句子;严肃的句子VS幽默的句子;陈述的句子还是抒情、质问的句子;选择适合自己,用起来顺手的句式。

●风格

风格是文章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核,表现出来就是文章的特点和调性。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调性,即便同一个作者,在写不同文章时,风格也不相同。


读书打卡第30天《学会写作》锤炼语言

02每一句话都不应该是多余的

写作要做到惜墨如金,不多用一个没用的字,也要表意明确,语意丰富,要完整而准确地传达文章希望表达的意思。关于写作中的语言运用,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词语准确

写作中语言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准确,二是简练。准确是指写作中要找到最恰如其分的词充当句子成分,不要一句话说完后还有额外的补充和解释说明。

在写作中,检查词义是否准确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看词语是不是表达了合适的意思,避免词不达意;第二,看词语跟句子的搭配,避免句子不通顺;第三,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有好几种理解,避免歧义。

●句意明确

句子是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一个句子可能只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能是由几十个字、几百字构成。每一个句子,不管长短,都对应着文章中的一个功能。看一个句子是否句意明确的标准就是,要能讲清楚到底这个句子讲的是什么?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写作中如何做到句意明确呢?有非常简单的五点检查法:

这句话是否可有可无?

这句话是否可以精简?

这句话是否完整表达了一个意思?

这句话用在这里是否合适?跟前文是否矛盾?

这句话有歧义或者让读者有不恰当的联想吗?

●语意丰富

语意,可以解释成语句的意思,也可以解释成语句带来的意境。一个词可以有语意,一个句子可以有语意,一个段落,甚至一篇文章都可以有词意。写作对语意的要求是:它最好同时具备实际的作用和想象空间。语意丰富,让读者有画面感,甚至,从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语意不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有了更多的层次感和可延展性。

●结构清晰

写作中语句啰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没有搞明白文章结构。要从根本上精炼文章内容,最重要的还是梳理文章结构。结构清晰的文章像参天大树,每片树叶都有自己归属的枝条,而结构不清晰的文章像流水账,东记一笔,西记一笔,看起来杂乱无章。

读书打卡第30天《学会写作》锤炼语言

03细节大过天

如何在一篇文章中写好细节呢?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方法:

●场面描写

写作中经常会遇见场面描写,比如事情发生的场面、情节冲突的场面等。在这些场面中,如果仅仅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简单要素,文章可能就会比较平淡,而通过细节描写,把当时现场的景物、声音及人物动作、表情、神态都交代清楚的话,场面就会变得很生动,文章整体也会增色不少。

●侧面描写

我们对事物的感知一方面来自于事物本身呈现的特点,另一方面来自于界对事物的评价和反馈。这也启发我们,写作中的细节不一定是写当事人和当时发生事情的正面,有时候,通过侧面描写,反而能更好地凸显主题。

●环境描写

有时候,就事论事反而不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时候,宕开一笔,写点跟这个事有关系但又不是太相关的内容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写写事件发生时候的环境、天气、房间的陈列,看似跟主题不相关的对话,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更容易帮助读者去还原事件的全貌。

环境描写怎么写呢?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第一种,自然环境描写。第二种,闯入者描写。闯入者既可以是闯入的人,也可以是突发事件。我们生活中会不断出现闯入者的:突然插队的车,突然进来的快递员,突然接到的电话等。第三种,外界大环境描写。我们常规理解的外界环境是指周边的环境。

事物的状态靠比较产生差别,有了轻才能显示出重,有了缓才能显示急,同样地,细节描写是跟一般性叙述匹配出现的。一篇文章里要有简要叙述的部分——简单交代故事和人物,也要有细节描写的部分——花大量笔墨去讲清楚一件事,只有这种状态交替才能形成重点,才能抓住人们阅读时的注意力。

新媒体时代,读者对文章中细节描写的要求大大加强了。因为细节可以带来更多的画面感,也更容易帮助读者进入阅读状态。好的细节描写能牢牢地抓住读者,也能塑造出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和桥段。

读书打卡第30天《学会写作》锤炼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语言   语意   句式   美文   句子   词语   场面   事物   细节   准确   读者   风格   结构   环境   作者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