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摄像头的后面

整天瞎白话,老不跟职业挂点儿边儿就好像是无业游民似的,今儿说说对这个本人混迹了几十年的领域的印象。

近二十年大约是中国安防行业增长最为迅捷的一段时间,喂肥了很多外企,也成就了不少的国内企业,甚至出现了像海康、大华等巨型的民族安防企业。但是,作为一个以卖监控摄像头为生的人来说,本人对于泛滥的摄像头的厌恶无异于后娘。

国内的街头是我见过的摄像头最为密集的公共场所,没有之一。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吧,按照摄像头的密度,如果有具备权限可以看到所有监控图像的好事者的话,从我走出家门开始他就可以跟上我:楼道里他可以看到我等电梯时爱蹲着还是爱站着;电梯轿厢里他可以看到我是啃手指头还是摸耳朵;他可以跟着我的图像溜达整个小区无死角;他可以看到我去超市买的是雪花啤酒而不是牛逼闪闪的“啤酒咱只喝德国的”;当然他也可以知道我的早餐大多是开封菜的稀饭油条,而不是传说中的早茶......

对,隐私在这里显得很力薄。再延伸下去,你要是手机或者家里的摄像头被黑的话,即便你房门紧闭,也有人可以知道你在家里到底是在学习核心价值观还是在和苍老师一起“呀买碟”。

七八年前有部电影叫做《鹰眼》,描述的就是借助公共监控设备,当然不仅仅指的是摄像头,卫星、网络、电话监听、私人信息汇总等等都包含在内,利用强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胁迫他人完成恐怖袭击。在这个系统里摄像头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实时视频信息可以确切地知道你在哪里,以及周边的环境情况,跟你一样身临其境。视频以其巨大的信息量,把你亮了个底朝天。

电影有些超前,毕竟我们目前正在构筑的“天网”能一直保持顺利运行就已经算很成功了。但是电影对一个关键的问题表示了担忧,就是关于个人隐私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当个人隐私一丝不挂时,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能够掌握这些隐私的个人或者机构,他们拿来做什么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觉悟和意愿。

国内目前的“天网”监控模式怎么看怎么像是来源于我们的防盗门窗的概念,用尽量结实的钢筋把自己困守在一个看似严密的空间里,“天网”也试图用密密麻麻的摄像头做到滴水不漏全覆盖。但是如同防盗门窗,出事了别人进不来,你同样也出不去。摄像头本身可没有办法区分你是权贵还是老百姓,不光平头百姓没有隐私,所有人都在阳光下裸奔!摄像头面前,人人平等!

监控摄像头的后面

图片来自网络

不仅仅是隐私权的问题,看看上面这张图,我们办产品展示会的摄像头都没有这么密集!这得多么独立自主、各自为政,才能在方寸之地容得下这么多的摄像头?我这卖摄像头的都觉得浪费,都替摄像头觉得不值!

不知道大动干戈的“天网”监控给公共安全带来了多大的保证,但是一想到走在大街上有无数的摄像头在盯着你就感觉如芒在背,浑身的不自在。但愿小偷小摸、不法分子也像我一样对之望而生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大华   如芒在背   摄像头   方寸之地   后娘   小偷小摸   天网   美文   密集   门窗   电梯   啤酒   图像   隐私   国内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