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纸寄哀思,上坟净心灵

七月半,又是一个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从农村来,叫惯了七月半,也就不太适应中元节之类的叫法。或许七月半更顺乎,更有些不得不想,不得不念,不得不惆怅。

炎炎夏日已然落幕,秋意正有点感觉般地悄然入驻。此时,瓜果正香,薯芋可吃,到处一派丰收景象。当人们沉于丰富之时,带着那份喜悦,带着满载的收获,向已故亲人报告,分享这份收成。同时,更想祈求故人保佑安康、保佑风调雨顺,保佑一切皆好。

七月半并不亚于清明,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故人坟前,点支蜡烛,敬一柱香,烧一把草纸。到底是什么,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也不见得能通透这当中的意义。这烧好的纸灰,是不是故人阴中的钱,没人说不是,毕竟祖上下来都这么认为,更何况烧着烧着,在跳跃的火光中,穿过升起的烟雾,模糊里似乎看见亲人站在面前。

做很多事会有些不认真,甚至有马虎的地方,唯独上坟不敢怠慢。不管是点烛香,还是烧纸,除了细心,便是一张张须得用心用情烧透。老人们总是告诫,连坟都不能上好,到时故人真会为难人,那就没法收场。所以,每次上坟除了有些沉重,还特别的虚心而认真。

小时候并不知道故人对活人到底有什么真正的意义,直到现在,家中老人全部离去,内心的那份想念、牵挂和无比失落的感觉,才有所明白上坟的那层含义。

小时候跟着大人上坟,看他们一本正经,还以为他们有些多事。人去了不可复生,存在的就是一堆土,能有多少让人去值得想和念的地方。每次去坟上,大人一边烧纸,一边与坟里的人不停地、轻轻地、话到深处还带有些哀痛地说。平时少有说的,坟前一些倾诉,就想把最不能说得通过坟里的先人,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助活人一把力。

大人越说,纸烧得越仔细,站在一边的自己开始有些怕了起来。因为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其事,是不是我内心的那个不虔诚会被坟里的先人发现,生怕遭来些什么。紧张、惧怕,汗毛直竖起来,一阵麻,一阵抖,脚还有些不听使唤。

上坟回来的路上,不敢言语,更不敢再往后看看。穿过树林,猛然一阵风,要么一只小动物从丛中经过,头皮一下子被触了似的。手心冷冷的,汗便出来了。

后来,家里的老人一个个的走了,上坟就成了我生活中一件再也少不了的事。清明来,七月半来,中秋来,春节来,遇上麻烦来,心里不舒坦来,生活不顺利来,郁结时来,病痛时来,先人生日来,特定的祭日来,有时想来就来。

越来越发现,上坟不仅是点柱香烛,烧把纸钱,祈求保佑,更多的是想念和那种久别的无限牵挂,对心灵的荡涤和那份过于沉重的暂时释放。

长辈们活着的时候从来就以为他们不会离开,正如每次祝福时说的,长生不老。虽然总听大人们说,孩子你们要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们总有一天会走,从来就没有在意过。

真有那么一天,大人说走还就真走了。那一刻,整个的精神一下子崩溃。这时才明白,何谓阴阳相隔。很多的来不及,统统变成了冰冷的存在。悔也好,恨也罢,都只能背负着前行。没有人知道你内心的那种感受,没有人能代替过往的情感。

原来上坟非得有人陪着,确实有些没有名堂的怕。现在常常爱一个人上坟,还爱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话。

生活有时总会有些莫名的压力,时常有难以趟过的坎,遇到不期而到的困境,还有那无数的难以面对。对着活人,很多东西不能说、不好话、不便说、不敢说,只得越来越多的堆积着并压抑内心。

在没有出路的时候,唯有上坟,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倒出来。虽然并不知道生人与死人间是否真有那种传递,是否真有一线希望,但只要站在坟前,执念着的时候,才发现,比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任何方式更有效疗自己的就是这静静的祈祷。

每上坟就会想到亲人的好,想到亲人的教诲。以前总以为大人教的都是陈旧老掉牙的东西,不值得去做,更不值得放在心上,吃亏的次数就与日俱增。那个时候,可能听多了还会与大人较上劲,总以为自己能,自己会。时至今日,站在坟前,才发现,大人们教的依然有用,还不得不重新拾起用。

倘若不懂得为何上坟,只想买些香烛与纸,时尚些的送捧花,那真的没有必要去。无心便也无礼,不需要做给谁看,更不是证明有多能。

香纸本无言,只为念而来。七月半,给怀念的人带去一份祈祷,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安康,愿每个平淡的自己不负时光,不负韶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香纸   安康   中元节   纸灰   香烛   烧纸   哀思   先人   活人   故人   美文   清明   大人   小时候   沉重   亲人   内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