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

2021年1月10日 周日 早晨出门,好一番雪雾迷蒙的景象,片片茸茸的雪花从还是黑幕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如仙子般轻柔地将楼房,路灯,车子,急匆匆赶路的行人变成纯洁,甚至调皮地钻入衣领,捉迷藏般将清凉送与你我,顷刻间便失了踪影。

在街头瑟缩一阵之后,终于打的来到学校,进入会议状态。在德育副校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师德师风的相关条款并观看了相关视频,如果说内容是教条式的,那么宣传片就是对之最好的解读。

时光荏苒代谢,匆匆数年已是昨日之回忆,不惊觉间即将开启第22年的从教之旅,不由得新旧交错,浮光掠影的往日如同蒙太奇电影般在脑海浮现。

从教之初,用尽一切力气提高自己,用尽一切力气教授学生,坚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坚决不放弃一个孩子,苦口婆心,尤如影子一般跟随、监督、补差、管中午饭。当学生有收获时,我与他们一样欢乐;当学生没有达到要求时,我此他们还要悲伤。

当七年过去,保姆式的陪伴让我怀着万般不舍将一个个曾经初学拼音的孩子们,在经过小学生活的洗礼之后,顺利地送入了中学的大门。最优秀的学生去了乌鲁木齐上内初班,剩余未上线的孩子们也进入了喀什市的各个中学就读,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却陷入了沉思: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师爱呢?

在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虑与多方面阅读相关专业书籍之后,新的班级如约而至,我完全抛开了保姆式的做法,而是划分界线,到位不越位。该学校完成的我决不随意找家长,除非有事故发生;该家长完成的,我决不再越俎代疱。经过这样的“变革”,我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和家长较为个性,但在班里却产生不了“影响力”,直至毕业,大家好聚好散,各自踏上新的征程。

直至去年,“胆大妄为”的我信心满满地接了一个“Super -Class”,说它超级,是因为班级纪律混乱,学生上课随意性大,家长告状已成常态,课任老师难以管理,其平均分低年级第一名在10分以上,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尤其是在频繁以考试为唯一检测的当下,成绩才是检验一个人教学水平的硬件指标。

但我并不惧怕,从接班初始,我就对全班学生及家长传达了这样一个态度:你的过去我不想再问,你的将来我无权过问,你的现在近在我心,只要你愿意努力,从现在开始,每天做一点,滴水穿石总会有进步。接着就从班级纪律入手,整顿、鼓励、鞭策、引领,频频与家长沟通,随时反映与了解学生的状态,天天如此,从不间歇,整整半年,一个学期。

其间,只要我反馈孩子问题,就会有家长咆哮相向,我不应答,任由咆哮,等平息之后,我还耐着性子找家长表达我的想法与态度;面对口口声声放弃的家长,我没有站在老师的角度,而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感同身受,希望坚冰有所松动;面对不同理念的家长,我先认同观点,然后再从孩子的阶段特点进行说明,将来路有千万条,但好习惯,好秉性却是在小学阶段奠基的;面对溺爱型的家长,我也努力沟通,但收效甚微,思想太难改变了。

面对学生,我并不因班级成绩差就大量布置一些机械式作业,而是要求每日必须认真完成必要的书面作业,每日必须用一节课堂时间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想从根上解决差的问题。同时将片段练习纳入到日常作业之中,速批速评讲实效;一个单元的作文我在单元之初就进行了分解,每天练习,每天讲评,积累开头、结尾,待单元结束,作文已成形,习作课便成了讲评课,将讲评落实,学生学会欣赏,一步步提升学生的习作力。另外我还将《小学生必背古诗》、薛瑞萍的《日有所诵》、《小学生必背小古文100篇》全部纳入到平时的学习中来,终极目的旨在打造一个真正的书香班级。

回忆过往,曾经我是“优秀生”,根本不知“学困生”的苦,一遇搞不好成绩的老师,我常想要想办法肯付出才行呢。同时,因为“突出”,我口若悬河地做了许多经验交流讲座,在全市我都能滔滔不绝,现在当我成为了一名“学困生”之后才明白,何为困?为何困?定有原因所在。

当我也“被困”了之后,居然发现,一厢情愿往往适得其反,所谓的帮困如果将功利放在首位,注定只有两败俱伤。当自己被众多所谓优秀围困之后,缺乏新鲜空气的我在内心深处居然又生出了反感,但我绝不会因此让学生承受“机械”之苦,而失了对语言文字美感的领悟与品咂,从而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

所以再次回归师德的话题,面对多名学困生,我虽肩头承重,颜面不保,但我没有采取任何“围追堵截”的做法,而是采用了对待他人一样的方式,平等,激励,宽容,适度等待,坚持面对全体,不落下一个的原则,始终灌输一个思想:只要你努力,我就能看得见,努力的人最可爱。

迄今为止,虽然班级的成绩还如老虎尾巴上的那撮毛,在虎头向前时,它依旧在末端抖动,但我已感觉到他们的进步,从阅读到理解,从思考到习作,都已初显我的教育效果,为他们感到开心,我甚欣慰!

与此同时,虽然繁忙,但我从未忘记提升自己,读书,随笔,弹琴以及英语方面的修炼,使自己有了更多的底气面对学生。我会常常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给学生,将随笔读给他们听,将偶置讲桌的琴弹给他们听,将他们在英语中的偶遇的困惑解答给他们,将历史中的一些著名片段融入课堂……凡此种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收复幼小而零散的心……

在今年的九月十日教师节,收到了去年毕业学生的祝福信息,还有来自乌市的问候;在学期末时,面对尾巴式的成绩,我忍不住嗟叹:“地区统考如果还是马尾巴串豆腐,下个学期这个班语文老师要换人。”听闻这样的话语,学生们沉默了。此时,我接班之初曾经斜眼看我的一个男生跑上讲台对我说:“老师,我和班上其他优秀的同学讲了,争取考10个100分,给后面的同学提分,老师,您不能走。”听着他的话语,我有了些感动。

考试结束,他又专程找到我的办公室,送我一些听闻是极品的铁观音,同时,还不忘告诉我,他已对班级的四个“尾巴达人”做出了承诺,只要他们在60分以上,每人一个10元的红包以示鼓励,考80分以上奖励20元,所以,叫我不要担心,他代表班级同学希望我不要走。听完他的话,我真的被他的这份心震撼到了!

我一直遗憾不能做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也一直渴望能够认认真真地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想法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改进,去耕耘,去收获……

时光总是匆匆,与他们相遇整整一年半,让我经历了种种复杂的情绪,但也让我再次审视自己的教学,不可以死板固定,而是与时俱进,教学相长。师者不可自弃,做一个达观的人,对待学生不能唯分而论,从规矩,从习惯,从阅读,从思考,从习作方面层层递进,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并尽好园丁之责,不断剪除杂草旁枝,并允许开出艳的或朴素的花朵,甚至无花能自绿也要允许存在,只有这样,才会呈现出花园错综缤纷的美丽,每朵花都是独特的一朵。

我一直遗憾不能做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也一直渴望能够认认真真地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想法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改进,去耕耘,去收获……

记得德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中曾有过诗意的表述:“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是啊,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潜移默化中的影响,对学生的灵魂进行净化,对学生的精神进行塑造,使其身心健康、人生观、价值观变得高尚而纯粹。

教育的本质也是属于“慢”的事业,正如庄稼的生长,历春夏而至金秋,方能有大收获,拔苗助长是注定要希望落空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滋养的过程,它会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发生……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喀什市   欲速则不达   作业   师德   习作   美文   班主任   尾巴   班级   语文老师   单元   想法   家长   成绩   努力   老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