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育德论

之前谈论了关于教育认知的问题,很多读者反映内容比较枯燥。确实,理论是有些乏味,但从事物认识规律来看,之前部分论述是基础,是前提。认识到实践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接下来我将重点论述教育中最重要德育的内容。

我对教育的认知一方面源于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感悟和理解,另一方面源于亲身实践。我也是现行教育制度下的产成品,谈不上是优质品,至少也是合格品,所以我觉得还是有资格谈论这个话题的。我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然后步入社会独立生存,几乎没让父母太操心,也没有出现太大问题,基本实现行为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所以我觉得整个教育人生是合格的,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教育经历和感悟,希望能对当下教育认知有所助益。

教育者,育德教化也。育的主责在父母,教的主责在学校。在教的方面,国家社会已经在不断整顿完善中,这里不做赘述;而育的方面,家庭父母确实有许多困惑,没有可供参考的样本,而国家又不大适合对家庭教育进行过多的干预,只能靠父母自行安排决定。接下来我先分享我自己过去的家庭教育经历。

我的家庭德育主要源于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勤劳朴素善良热情;同时她又是哪个年代幸运赶上国家恢复高考的人。虽然落榜没有考上大学,但作为那个年代农村为数不多受过“高等”教育,她有着普通农村人所不具备的开明与智慧,这在日后对我的教育就体现的与众不同。学龄前阶段,她只教会我拼音字母和初级数字的简单读写,这就是我的幼儿园,母亲自己教的。小学三年级之后她不再辅导我功课,让我自己想或请教老师,她对我教育很严格,小学前半段只要做错事,首先吃一顿荆条大餐,然后就是灵魂拷问“知不知道错在哪里?下次还犯不犯错?”。当然了,体罚仅限于犯错情况,不实行家暴的。

在很小的时候,她就给我准备一间专属小书房,给我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她从不私自翻动我的小秘密,这点很自律的。每当课余饭后我就就会钻进我的小书房一个人静静地读书思考,除了完成学校日常功课,我还迷上古文经典,在那里接受古代圣贤的教诲,经典的熏陶。除了学习之外,生活上从小就要求独立,穿衣、吃饭,做饭、洗衣、家务只要可以做的都要做的;从小到大节假日需要接受劳动,上山砍柴、下地干活、农忙时播种收割都得帮忙等等。用母亲时常挂在嘴边的经典叫做“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确实如此,学生时代这段吃苦经历磨砺了坚强的意志,培养了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这点在我初入社会时独立面对困难、经受挫折、面对人生抉择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如今已经在社会摸爬滚打历练十来年,始终感恩母亲曾经的教诲。

从这段经历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没有那么复杂。首先并不需要父母有太高的学历和文化道德素养,我相信这点上现如今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符合要求。其次,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有取舍的教育方法,该严厉时严厉,该温和时温和;该体罚时体罚,该讲理时讲理;该狠抓时狠抓,该放手时放手;这点上我相信现在绝大多数父母做不到,这跟智商没有多大关系。最后要引导孩子从小学会独立,不论生活还是思想方面,这点上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没做好。以上就是我母亲的德育观,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竟然可以具备常人所没有的教育素养。

最后,我根据自身经历和感悟总结出一个理论:风筝理论。我认为家庭教育过程就是一个放风筝的过程。孩子就像一只小小的风筝,而风筝的引线就握在父母手里。首先父母要帮助风筝飞起来,帮助孩子走好第一步,帮助他适应这个世界,开始人生的启蒙;其次,当风筝飞得过高、过急,偏离正确的轨道上要适时的撑一撑、拉一拉,当飞得过低、过慢时,要及时的松一松、放一放;最后,当风筝已经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可以应对自如时,要学会放手,让他自由飞翔,驰骋属于他自己的疆场。以上就是我对教育方面小小的感悟与理解,希望能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吧。


教育之育德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德育   家庭教育   美文   认知   风筝   确实   母亲   父母   独立   过程   理论   孩子   人生   社会   经典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