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曾国藩如何从笨人到圣人——感受国学之光,做持续奋斗者

现在好多人都在崇尚曾学,很多学者也都在做关于他本人的深度分析与研究,相关专著也是络绎不绝的出现于市场,热度不减。事实上,对于中国这个文化体来说,曾国藩的更大意义是他展现的“中国式力量”。他全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证明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一面。

在清代重臣中,他是第一个主张对洋人“以诚相待”的人。这一高度,今天许多的中国人仍然没有达到。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室,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

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总而言之,他让我们对于祖先五千年来积累的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的为人处世,为官之道都是传统文化里最显著的代表性行为。如果你对曾国藩还不够了解,那下来我们附上他的人生履历表,让你一分钟掌握曾国藩的升级之道。

当然,另一方面,他也证明了传统文化无法突破的极限,这一证明意义也十分重大。

看曾国藩如何从笨人到圣人——感受国学之光,做持续奋斗者

曾国藩出身平常,事实上,他的家族五六百年都没出过秀才,可谓是典型的小镇青年。他智商也实属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我们可以知道,当他踌躇满志进京时,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入自卑和焦虑的困境。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资质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青年打通了科举之路,一次次的升迁,从而走在帝国的最前列呢?从他的求学科考历程来看,分明采取的是一种笨功夫硬磨的方法,这是一种以扎实求稳而非机巧取胜的行事作风。泱泱大国,中华传统文化里的笃实,似乎是刻在了每位书生的心头,曾国藩无疑将这份笃实贯彻到底了。也正是因为这份笃实,曾国藩完成了他小镇青年的逆袭,有了后来的步步高升。

看曾国藩如何从笨人到圣人——感受国学之光,做持续奋斗者

中国人讲究三十而立,可以看出,那一年,30岁的曾国藩开始立志学做圣人,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这才为后来持续的升迁之路做了铺垫。在天下打乱之际,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一介书生独创湘军,统率群雄。然而运气并没有眷顾他,对战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

47岁那年,更是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低谷。蛰居老家的两年里,我们可以想象,对于他来说是何等的凄苦与绝望。但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分明是不屈不饶和永不放弃。这是祖先们遗留下来的最珍贵财富,中华儿女自有不甘的奋斗精神所在,这是一种意会的核心精神力量,刻在了骨头里,流淌在血液里。

通过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的曾国藩,再度出山,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敌,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终于位极人臣。眼光长远,又懂审时度势,面对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从笨人到圣人,终于成为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看曾国藩如何从笨人到圣人——感受国学之光,做持续奋斗者

从我们现代的以个人精神成长的角度来看,曾国藩不仅自带几分自力更生型的偶像光环还提供了当今社会稀缺的情绪价值力量。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很高。在方方面面都是极平庸的条件下,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这个过程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是非常富有启发意义的。

曾国藩,以一种笨拙的精神,诠释了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这放在我们今天对比,像极了任正非先生带领下的狼性队伍“持续奋斗的华为人”。曾国藩的自省自悟,华为的自我批判;曾国藩的持续奋斗,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曾国藩的审时度势,华为的创新机遇等等。

不得不感叹一句,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千年的累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里最为精华的国学力量所在,滋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学之魂依旧散发着不朽的光芒,国学力量早已潜移默化扎根在每个奋斗者的心底,成为我们最强大的力量之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奋斗者   太平天国   国学   笃实   华为   笨人   审时度势   总督   脱胎换骨   中华文化   圣人   美文   传统文化   意义   力量   精神   青年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