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日记」266:授勋准备③:外事礼仪

「维和日记」266:授勋准备③:外事礼仪

  撰文/周磊·南苏丹·朱巴

  编辑/渝夫·中国·石家庄

  【渝言不止】

  外事礼仪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可以有效地避免文化冲突,助力外交工作更加有力有序有效。这当中,包括军事外交礼仪,譬如中国营为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展示中国形象,全力为祖国的外交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维和日记」266:授勋准备③:外事礼仪

  今天是2021年8月25日,中国第七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抵达朱巴营地的第266天。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语讲:“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特别是今日之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当我们走出国门,在弘扬中国文化时,都有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自豪。

  外事礼仪是指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向外宾表示尊重、友好的各种惯用交际礼宾形式,及各种礼节、仪式和习惯的规范。尤其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处理各项事务,必须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所以在维和营的行前培训中,外事礼仪作历来就是专项培训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筹备好10月初的授勋仪式,中国营成立了礼仪保障组,集中对保障外事人员“加钢淬火”,不断提升外事礼仪的能力。最终,礼仪小组由保障排战士宋振华任小组长,步兵二连抽组10人组成授勋仪式礼仪小组。受领任务后,小宋最先忙碌起来,主动找到受邀嘉宾的花名册,确定人员国籍、职位等相关信息,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禁忌,组织组员认真学习揣摩。

  在礼仪保障小组成立之初,杨忠举营长就给大家加油鼓劲:“中国营的外事保障人员必须要专业,因为大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代表的中国,但凡有一个不得体、不到位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误会,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确保万无一失。”

  “原本连队给我安排这个任务,我心里还有些不情愿,因为我的身高是绝对可以参加受阅方阵的,感觉那里才是战士真正的战场,外事礼仪说白了就是个‘保障人员’而已。但是经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其他人不知道的知识,我相信兄弟们一定能够高标准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彰显我们的大国礼仪。”随着学习培训的不断深入,步兵二连战士齐帆在讨论交流时说出了心里话。

  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联南苏团团长尼古拉斯·海索姆,承诺10月份将参加第七批维和步兵营的授勋仪式。截止目前,这是他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计划参加出兵国的授勋仪式。对于中国营来讲,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体现了中国营在任务区的“硬实力”,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务求万无一失。

  周磊2021年8月25日21时50分写于UNhouse 2号院,渝夫2021年8月27日晨完善于中国天津河东

「维和日记」266:授勋准备③:外事礼仪

「维和日记」266:授勋准备③:外事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外事   尼古拉斯   礼仪   联合国   步兵   无礼   美文   中国   前所未有   外交   仪式   战士   小组   代表   人员   日记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