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初,宅家记事

庚子年初,老家记事

文 建华

弟弟大学毕业后,由旅居江苏徐州,到最后定居徐州。成为了说四川话的异乡人。由于忙于生计,一年难得回一趟四川老家。但有一条规矩必须执行,这条规矩也算得上是我们家新时代的家规。那就是:无论再忙,每年春节必须回老家来团聚。尤其是老家还有父母在时。七年前,老父亲逝世了。老母亲一直同我一家居住四川老家。每年春节,弟弟一家就同我们欢聚一起,共享短暂的亲情时光。

庚子年初,宅家记事


弟弟一家一般在春节前一两天回来,节后两三天又匆匆忙忙赶回徐州。大家齐聚的几天,短暂,珍贵。,亲情、友情、乡情就在这每年几天的相聚和离别中得以延续和传承。父母在,不远游,如远游,年必聚。

2020年农历庚子年。弟弟一家在年前就自驾回来了。像往年一样,大家都开始享受春节的愉悦。一大家人筹划安排今年的聚会活动。那几天,大家依然像往常的春节一样,准备年货,准备访亲问友。欢乐的气氛还没有完全浓厚起来,武汉疫情防控事发,84岁高龄的钟南山和73岁李兰娟院士武汉之行,让我们突然感受到事态的严重。春节的欢乐和兴奋骤然冷却下来。,弟弟一家马上警觉起来,同我们商量,目前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呆在家里。所有计划内要亲自拜访的亲友,我们都一一电话或微信祝福。大家表示理解。

随着全国防控级别一天天提高,年初计划的所有春节活动戛然而止。包括弟弟一家原计划的归期在内,一切都必须重新安排,

很快武汉封城了,老家的村社和社区也一天天严管起来了。

此时此刻,弟弟一家,我们一家以及周围的邻居,才真正意识到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心中虽然充满信心,但也不无惊恐。经历过当年“非典”的人,谁心里没有一点点惊恐的阴影呢?!弟弟一家,开始萌生在老家打“持久战”的打算了。为了应对可能的困难。我到街上购置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大米百余斤,肉食若干,面粉,桶装水,小孩的零食,奶粉等等。冰箱挤得满满的,屋角,阳台也摆满了器具和食材。本来就不大的房间,就像冰箱一样拥挤起来了。老妈看看这阵仗,说至少够全家人吃喝3天。

口罩早没有了,街上所有的医院,药店皆没有货,可能被询问得烦恼了,几乎所有的药店门口都贴着醒目的温馨的提示:本店无口罩。尽管与温馨二字,但所有见到这几个字的人,心里都感受到了它的硬度。幸好,我一直把口罩作为家庭常备物品储备。现在还有两小包共20只一次性口罩,可以救个急。平时不起眼,不在乎的,突然稀缺起来,就显得非常珍贵。等我们再珍惜时,却往往来不及了。

老妈大字不识一个,只会四川话,同说普通话的媳妇和孙儿、孙女交流起来不畅通。老人家每年都向我抱怨,说弟弟一家回来呆的时间太短,就像邻居来借东西一般。现在弟弟一家走不了,老妈虽然觉得疫情期间极为不方便,但能够长时间与自己千里之外的儿、媳、孙在一起,全家每天老少8口人,其乐融融,热闹无比,心里也满是欢喜。在这个时候,能够一家人在一起,那就是人间至乐!

一家人老小8口人。老的已过古来稀,小的刚好孩提。居家是枯燥的,但现在高科技为所有的人都提供了度日的欢乐条件和设备,只要你愿意,都能寻觅到各自的快乐。大人上网,玩手机,关注疫情发展;小的看动画片,玩手机游戏。大家各自玩乐,偶有冲突,原则就是,大的让小的,小的优先。老妈觉悟最高,首先表态,她不看电视,手机玩不来,只有一个只能接打电话的老人机。小侄女3岁不到,权力(利)最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大家都必须开绿灯让路,大侄子才9岁,在与妹妹争执时,也会无条件让步,尽管心里不愿意。

闲暇时,我们一家一致决定拍个抖音视频。一是教育小孩,一是娱乐一下。九岁的侄子是主角。他在江苏城市生长,普通话远远好于咱这几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没有想到的是,老妈居然乐意参与活动。于是弟弟操刀文字创作,我提笔书写“护我河山”书法作品做背景。一切准备就绪,开工。一段战疫情的快板书视频很快完成。快板书中写到“雷神山、火神山、钟南山,护我中华好河山”,“今天人人都努力,明天阳光更灿烂”。一些看过视频的亲朋,都说不错。

庚子年初,宅家记事


远在十多公里外乡镇的姨妈,担心我们人多,缺粮少菜,电话来询问情况,我们怕麻烦姨妈,就说什么都不缺,还玩笑说至少熬10多天没问题。中午时分,姨妈又来电话,说她和她的女婿也就是我的表姐夫驾车送菜过来了。遵守规定,就在所居住的学校门口等我们去拿,就不到家里来了。我和老妈赶紧佩戴好口罩去校门口。姨妈和表姐夫已经把带来的东西放在门口,等我们了。大家都带着口罩对话。每一句寒暄的话语,此时都显得情意深重。姨妈说,没想到今年的春节搞成这个样子,本打算好好闹热一番,谁知出了这个事……姨妈忙着回去,这也是几十年来,姨妈第一次经过我的家门而不入。姨妈还说弟弟一家一年难得回来一次,今年相聚的机会都没有。唉。临上车时,大家再次相互祝福。看着姨妈他们远去的小车,我和老妈伫立在寂静的校门口,泪水慢慢浸慢眼眶。 任何时候,姨妈总是想着我们一家。

疫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管制措施不断升级,加强。老百姓呆在家里就是对疫情防控工作最好的支持。身处农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独自到山野转转,透透气,看看曾经熟视无睹的景物。农村的山野依然清雅,美丽,水田里几只鸭子依然寻常般地觅食,戏水;退耕还林后茂盛的竹林或树林边缘仅剩的零星土地,被辛勤的留守老人耕种着,里面的绿油油的油菜,青菜,豌豆苗找正长得欢。大自然本是如此美好,每一个在里面生存的人应该好好爱护她,珍惜她,决不能破坏她,伤害她……

老家的土地、风物、人情依然还是老样子,唯一不同的就是老家今年没有了往年的春节气氛。村头,院坝,山路,小店没有人,冷清得一片树叶飘过都能听到沙沙的声响。村上多年不响的高音喇叭这段时间响起来了,成天反复播放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要求,和指导个人防护的措施。在寂静的山乡,这声音响彻周遭,远远都能听到。时不时一辆车顶背着音响的宣传车,宣传着同样的内容,在孤独的乡道上缓缓驶过……打破了凝固的气氛……

村社的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戴着口罩,戴着红袖章,围着几块写着警示语的标牌转着圈,打发着无聊但不可忽略的时光。检测体温,认真登记,坚守岗位,在此时此刻,显得非常重要。

疫情的形势没有缓解。防控措施更加严格。口罩的缺口依然很大、所在的小镇从1月20开始就没有口罩出售了。家里留存的两袋20只可以应急。但人多,口罩远远不够。就是上街买菜,都不能满足了。一个月前就在网上订购的口罩,依然显示卖家未发货。

尽管知道原因,也还是试着点击提醒卖家发货。但是网页提示“所有口罩都统一调配支援一线……所有网上订单无法正常发货,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此时此刻,理解也是力量,理解也是贡献。

就在为口罩焦虑不定的时候,妻子老家的一位远房的侄子突然来电话。他在电话那边问我们有口罩没,说他正在多方想办法,购买口罩,如果购买到了,也给我们送点来。堂侄很小就出去闯荡,如今在成都开公司,做小老板。堂侄没读过多少书,但为人耿直,善良,诚信,勤快,感恩。这些年生意也做得很不错。他说,农村老家现在应该很缺乏这些防护用品,想为老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要为老家捐赠一些防护消毒用品。我们说了我们的情况,他说到时有了货就联系我们。防控形势不断严峻,空气更为紧张,时间却过得很慢。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堂侄的电话又来了,说下午他就要回老家来捐赠口罩和消毒液。顺便就给我们送点口罩来。太好了,雪中送炭呀!一个远房的侄子,在最艰难的时刻,想到了我们,想到了他的老家,想到了父老乡亲。放下电话那一刹那,我们眼里浸满了泪水。

庚子年初,宅家记事


远房侄子捐赠后又告诉我们,他看到老家一线人员还真的很缺口罩,回去后,还要想办法,力争再次捐赠老家。我知道,凭他个人的能力,要购买到口罩这些防护品,现在确实很难……但是他一个在老家除了本家亲朋外,没有多少人知道的一个在他乡发展的普通的小老板,小人物,在灾难发生时,就这么自发地,默默无闻的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

弟弟一家这次回来,时间很快接近一月。由于口味不一,家里的每天总要几次烹饪。不是外人,也不拘礼,谁愿意吃什么,谁愿意什么时候吃,谁就自己到厨房按需操作。我们几个经历过贫困时日的人,不由自主的感叹:幸好现在时代不同了,社会好了,要是在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情,真就麻烦了。

大人们在网上工作,孩子们也开始网络学习了。各自开始忙自己的事情。空余时间,电视剧,动画片,抖音,微信,微博,头条全部运作,每个人各自找到各自的乐子,闭门不出的日子,需要好的心情和心态。大人们最关注的依然还是疫情。在微博、在抖音鞭挞防控期间的各种奇葩,各种自以为是,各种不守规矩;一起为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科学家,警察,社区干部和好心捐助者点赞和祝福。

我们,普通人,做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尽自己的能力为我们的亲人,为我们的朋友,为我们的乡邻,为我们的同胞,做一点事情,就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在大灾大难面前,保持了自己的操守,气节,善良,遵规、守纪、助人、奉献的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应该获得尊重,也值得尊重!

我们或许没有高尚者的高尚,但我们决不能有龌龊者的龌龊。

弟弟一家期盼着回去了,我们关注每天的疫情,湖北的,四川的,江苏的……。

心怀感恩,心存善良,等候,等候,佳音必至……期盼着每一个人,平安回家。

是为庚子年初小记,留存他日回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远房   武汉   侄子   口罩   疫情   姨妈   美文   严峻   此时此刻   老家   年初   形势   弟弟   家里   春节   电话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