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长度也拉长了茶文化史漫长的岁月也让茶沉淀出一份从容大度

老桑最近也不知道啥的,仿佛内心被逼仄的人生诸多无奈。

在一座热闹的城里,有时候真想回到乡下,找一片喜欢的茶山,搭个茅草屋,然后用雨露煮茶,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忘记烦恼,为自己寻找一处宁静的心灵居所。

其实,逃逸出城,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想想,老桑这家伙,除了茶,就没有正经过。

好了,老桑继续说茶。

时间的长度也拉长了茶文化史漫长的岁月也让茶沉淀出一份从容大度

时间的长度也拉长了茶文化史漫长的岁月也让茶沉淀出一份从容大度。

茶叶有价,而时间无价,时间让福建的人拥有独特的内涵以及价值。

宋代的茶都是蒸青茶,从外形上说,分为饼茶和散茶两大类。

饼茶又分为两类,一种是经过研膏后再在棬模中压制成饼,主要在建州和南建州两地制造。

一种直接以叶形茶压制成饼,散茶就是叶形茶。

在冰茶和散茶中各有各品牌,特别是以北苑贡茶龙团凤饼最为出名,成为迄今为止上品茶中无可超越的典范。

茶圣陆羽于760年左右撰写成的《茶经》,唐中期以来直至五代,南唐、吴越的经济与茶文化持续发展,至北宋初年,茶文化表现出较为繁荣的态势。

五代时期历经五个朝代的和凝,在朝当官,每日都要和同僚说茶,饮茶,被称之为“汤社”。

其实,老桑茶舍创办的时候,我也曾经想过用老桑汤社。

但老桑汤社,估计为让人不知所以,至此放弃。

汤社,我觉得很有内容。汤,茶之汤,尽之魂。茶之汤,尽品性。

汤社,其实就是我们的老桑部落。哈哈,不知大家以为何?

时间的长度也拉长了茶文化史漫长的岁月也让茶沉淀出一份从容大度

太平天国二年,刚登记不就的宋太宗颁发了诏令,派专使到建州北苑制造帝王专属的龙凤团饼茶,用刻有龙和凤团的棬模专门制造贡茶。

宋太宗对贡茶高度重视,据史料介绍,当时就对福建地方政府机构进行设置,保障贡茶制作的执行。

宋代地方政府的最高一级机构为路,路分帅司路和漕司路。漕司路就是掌管贡茶之事。

自丁谓开始的多任福建路转运史,大大超额完成了这项制度所有要求的职责。

他们尽职尽责,完成贡茶各项任务,并大力推广北苑贡茶,并著书立说,这使得宋代茶文化成为茶文化史上最为精致,最为繁盛的典范。

大家估计不太清楚,宋代饼茶怎么制作的。其实宋代饼就是采茶、烝茶、造茶、焙茶等四道五道工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宋人对采茶条件要求特别高,首先是对时令气候的要求,有“阴不至于冻,晴不至于暄”的初春“薄寒气候”,其次是对采茶当日时刻的要求,一定要在日出之前的清晨。

“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晨则夜露未晞,茶芽斯润, 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高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

最后是“凡是断芽必以甲,不以指。”

就是说茶叶在采摘的时候不要受到物理的伤害和汗渍的污染,要保持茶叶的鲜而洁。

时间的长度也拉长了茶文化史漫长的岁月也让茶沉淀出一份从容大度

摘下来的鲜叶还要进行分拣,最后发展成为对用以制造茶饼的茶叶原料品质的等级区分。

最高级的茶叶原料称为“斗品”“亚斗”。宋徽宗在 《大观茶论·采择》中就有描述“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馀斯为下。”

将捡过的茶叶洗濯干净后就进行蒸茶,宋人于蒸茶工艺极其讲究。这火候把握既不能把茶蒸过熟也不能不熟,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宋代人喝茶,喝的是抹茶,即研碎注汤点饮。据说日本的抹茶道就源于此。然后造茶、过黄,每道工序都不离讲究二字。茶树的品种差异,导致贡茶新品迭出。

宋代贡茶形成了“新品-大众化-更新品”的模式。经过这种不断的新添废罢。到了南宋末年北苑贡茶共有41品。当下的中国受这种茶品发展模式影响深远,茶叶新品层出不穷。

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中, 能成为贡品供皇族使用,必须是当地最好最优的产物。建州北苑官焙贡茶,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不少宋代文人为北苑茶,写书撰文的热情一直不减。

直到南宋后期,宋代可考的茶书有三十部,其中关于北苑贡茶的就有十六部之多可见其地位的特殊。

我相信,老桑的念念不忘,您必有回响。

孤独的时候,我们不如吃茶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太平天国   专使   茶文化   谷粒   时间   宋人   福建   南宋   宋代   工序   大度   美文   中国   典范   茶叶   从容   长度   讲究   漫长   新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