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霜冷,层林尽染,愿你眼中有光芒,心中有远方

作者/雨飘清荷香(河南雨小荷)


深秋,陌上花已落,阶前叶渐凉。捡拾一片花瓣,夹入人生的书籍,做成岁月的书签。多少年之后,就会沉淀成一缕醉人的诗意。


寒窗外,一缕菊香随风飘散,几丛翠竹傲骨犹存。是谁临窗听风吟,静享时光清浅?是谁对酒当歌,慢品岁月沧桑?


人生不易,有春天的阳光明媚,也有秋天的落叶飘零。心若向暖,万家灯火都是景;人若向阳,千山万水皆是诗。


深秋霜冷,层林尽染,愿你眼中有光芒,心中有远方!


——雨小荷题记

深秋霜冷,层林尽染,愿你眼中有光芒,心中有远方

01、岁月若沧桑,愿我们从容而行,心有诗与远方


深秋的早晨,薄雾蒙蒙,凉风习习。我骑着电动车去上班,而且要从城西跑到城东。风打在手脸上有着几许寒意,让我感觉到了暮秋的清冷。


路边的公园里,紫薇花早已经落尽了繁华,只剩枝头的树叶在风中摇曳。那些树叶似乎比起在夏日时多了一层浓厚,呈现出墨绿色。


如果说,紫薇树在夏日时的繁花似锦,是一幅美丽的画。那么,紫薇树在秋天的繁华落尽,就是厚重的诗。


人生,从来不会缺少风景;生活,向来不会缺少诗意。

深秋霜冷,层林尽染,愿你眼中有光芒,心中有远方

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向暖而生的心。


人生中,美无处不在,繁花似锦是美,繁华落尽亦是美。只不过美的意境不同,美的底蕴有异。


生活中,诗意就在心中,春风十里是诗,秋雨绵绵也是诗。只不过诗意不同,诗情也不尽相同。


杨绛先生曾写道:“生活一半柴米油盐,一半星辰大海,放一点盐,它就是咸的,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诗意,它就是别人眼里的远方。”

深秋霜冷,层林尽染,愿你眼中有光芒,心中有远方

生活,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也有星辰大海的诗情画意。


有时候,我们需要人间的烟火气,来抚慰人生的荒凉;有时候,我们需要心中的诗意,去温馨岁月的沧桑。


人生,有太多的悲欢离合;生活,有太多的酸酸甜苦。行走人间,要从容而行,发现美好;热爱生活,要内心安暖,生出诗意。


人生若坎坷,愿我们活成一道光,自带光芒照亮前方;岁月若沧桑,愿我们从容而行,心中有诗与远方!

深秋霜冷,层林尽染,愿你眼中有光芒,心中有远方

02、深秋霜染,浅笑安然,愿你心有诗与远方,淡看尘世沧桑


深秋的夜,格外的清冷,一盏盏路灯淡定地守望在路边。


风,一阵紧,一阵松,仿佛在与时光赛跑。是啊!时光流转,一刻不缓,带走多少青春年华?流转了多少悲欢离合?


曾经,我们在人生的春天肆意挥霍时光,总觉得岁月悠长,没有什么是不能等待的。


直到人生入秋,我们才发现时光早已溜走太多太多。日子过一天,人生的叶子就落一片。人生的路越来越短,内心的底蕴却越积聚越深厚。

深秋霜冷,层林尽染,愿你眼中有光芒,心中有远方

人生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旅行,看过的风景成了记忆的画卷,品过的悲欢成了成长的催化剂,尝过的冷暖成了心中的山河。这一切,都促成了灵魂的升华。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不仅在于外貌的不同,还在于其灵魂的各异。


有趣的灵魂,即便行走在秋天,也能从中发现美好,寻找到诗意;无趣的灵魂,即便坐拥春天,也感受不到春风十里,诗情画意。


人生在世,风雨兼程,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治愈。而能够治愈我们的除了人间的温暖,就内心的诗情画意。


人可以不富有,但不可以内心贫瘠。我们行走于人间,要眼里有光芒,照亮前路;要心中有诗意,温馨岁月。

深秋霜冷,层林尽染,愿你眼中有光芒,心中有远方

蒋勋先生说:“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美,是要用一辈子去完成的功课。”


当我们心中有了诗意,眼中便会有光芒,会在人生的风雨中发现美,会在生活的琐碎中感受美。


一缕秋风吹过竹影,是诗也是美;一片花瓣飘落,是诗也是美;一丛蒹葭苍苍凝白霜,是诗也是美……


诗意的美好,可治愈心灵的伤痛,亦能安抚人生的沧桑。就让我们心怀诗意与远方,笑对人生风雨,淡看世态炎凉,用一颗蕴含诗意的心,去发现美,感受美!


深秋霜染,浅笑安然,愿你心有诗意与远方,淡看尘世沧桑!

深秋霜冷,层林尽染,愿你眼中有光芒,心中有远方

文字:雨飘清荷香。另一个笔名:雨小荷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深秋   光芒   远方   心中   繁花似锦   紫薇   诗情画意   美文   诗意   沧桑   眼中   灵魂   时光   人间   岁月   发现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