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吃不厌话包子

  单位的餐厅大约每隔个礼拜的周五就要吃一顿包子,这时候就有些门庭冷落了,不少人一听说餐厅的菜谱上是包子,就皱起了眉头:唉呀,怎么又吃包子啊。好像过去生产队里搞忆苦思甜一样。于是,他们就二人一帮、三人一伙地到外面打牙祭去了。而我心里却是窃喜不已,因为我喜欢吃包子啊,我都盼望着餐厅每个周都做一顿包子,不过这个愿望不敢说出来,不然非给他们骂死不可。

百吃不厌话包子

  我喜欢吃包子,从小时候就开始了。我吃过奶奶包的柳叶馅包子,柳树叶子有些苦涩,可经过奶奶一番加工处理,居然也可入馅做包子,奶奶的手艺是她经历挨饿的岁月学到的,柳叶也成了用来充饥的食物了。我吃过母亲包的榆钱馅包子、榆树皮面包子、地瓜面皮包子、地瓜叶馅包子、豆腐馅包子、荠菜馅包子、萝卜馅包子、萝卜英子馅包子、白菜包子……在农村,包子就是一普通的庄户饭,生活不富裕的时候,平日里包子的用料差一些,油水少一些,白面少一些,味道也就没有多么可口。到了临近春节了,家家都要忙年了,包包子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皮一定是白面的,馅里加了油水,甚至可以包上猪肉了。春节走亲戚,要用箢子盛上准备的年货,包子是必不可少的,亲戚留下一些,再交换一些回来,彼此尝尝不同的口味。过年,可以吃到形形色色的包子,过年吃好饭,对我来说,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包子了。

百吃不厌话包子

  印象中,最好吃的包子不是在过年,而是在冬季里父亲出工带回的肉丁包子。人民公社时期,到了冬季农闲时,都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社员们都要出工劳动,兴修水利。每次完工回来,父亲总是会带回几个白面肉丁大包子,是工地上为了改善社员的生活而准备的,现在想想,父亲一定是自己舍不得吃留下来的。包子一般呈三角形,个头大,面白,馅是菜刀切成的肉丁与葱白或白菜,咬一口香气四溢,不舍下咽,细细嚼来,余味无穷。那时候,我盼着父亲出工,又盼着父亲早点回来,只是出于孩子的私心罢了,盼着多吃几个大包子,多吃几回大包子。多少年来,我一直回味着当时的肉丁包子的滋味,吃了无数的包子,却再也没有品到那样的美味了,我有时想,难道真是那时的包子好吃吗?还是象《芋老人传》里所说的“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而我还是固执地倾向于前者。爱屋及乌,现在有一种不良的导向,把人民公社批驳的一无是处,我对这种论调十分反感,我们如今使用的水库,70%-80%是那时的我们的父辈们修建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看不到这些,就是白眼狼,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百吃不厌话包子

  百度一下,包子这东西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班师途经泸水,突狂风大作,波涛汹涌,无法渡江。原来,阵亡的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所以在此兴风作浪,阻挠将士回程。需用49颗蛮军的头颅祭江,才能风平浪静。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人性命?遂心生一计,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出49颗人头,陈设香案,洒酒祭江。后来民间有了“馒头”之说,其本名为“蛮头”,即蛮人之头。随着时间的推移,“馒头”有了分化,带馅的叫包子,不带馅的才叫“馒头”,这种分化一直沿续到今。历史上喜欢吃包子的大有人在,其中南北朝时的陈国末代皇帝陈后主,10岁时溜出皇宫玩耍,来到秦淮河边一家包子铺前,被香喷喷的包子馋得直流口水,他想吃,可又不懂花钱买的规矩,拿起就吃,直吃得肚皮滚圆,抹嘴就走。店老板见是个孩子,也没拦着。可那陈后主吃上瘾了,第三天又来拿包子吃,老板这回不乐意了,让他留个名字。于是他随口说道:“朕是一条龙”。随后抓起笔,写下了“一条龙”三个字。后来,陈后主来吃包子的事情不知怎么就传开了,来吃包子的人象潮水一样涌来,包子铺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包子铺门口,皇帝站过的,人们叫它“龙门”,这条街被叫做“龙门街”,而“一条龙”便成了包子的品牌了,一直流传到今天。

百吃不厌话包子

  包子种类繁多,花色纷杂,一些比较知名的,有云南的破酥包子,新疆的烧包子,开封的灌汤包子,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可惜我都没吃过,不知什么滋味。前几年的青岛大包很是叫得响,一下子遍布青岛大街小巷。我曾专门到一家青岛大包连锁店里吃过,顾客盈门,跟肯德基快餐店差不多,点几个包子,要上一碗粥,来碟小菜,吃起来舒服极了。后来到台东利群附近逛商场,在一家青岛大包店吃午饭,感觉人流是清冷了。再后来送孩子上学,回来的时候从火车站又乘车去玩,发现那家青岛大包门店已经关了,看来人们的口味真是变了,青岛大包没有能够跟上消费者口味的变化而逐渐没落了,这就是市场的法则啊。但我想,无论到什么时候,包子这一承载着无数文化传承的中华美食,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因为,总有一些象我一样的具有包子情结的人的存在,只要有这个群体,就一定有为之服务的包子经营者,这也是市场的规律。

百吃不厌话包子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郑板桥爱竹,毛主席爱梅。有人说:爱是没有理由的;有人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爱吃包子,也许是从小养成的一种饮食习惯吧,也许在这样的饮食习惯中注入了一些情感的因子,让我对这种看似简单的包子,百吃不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周敦颐   包子   肉丁   包子铺   人民公社   后主   白面   柳叶   青岛   大包   美文   白菜   馒头   萝卜   口味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