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在古诗词看一树花开

三月

带来微凉的春雨

携着十里花丛,开到荼蘼

3.12植树节

在这个暖风醉人的日子里

小编带大家在古诗词里

看春天的一树树花开


阳春三月,在古诗词看一树花开

植树节成为法定日子,

不过百年历史,

最初是定在清明节。

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把他去世的日子,定为了植树节。


在成为法定节日之前,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

古代文化名人种树的传闻数不胜数。


唐明皇杨贵妃合植的皂荚,

倔强的生长像他们的爱情;


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戍边,

种下的柳树被人尊称左公柳……


阳春三月,在古诗词看一树花开


王维酷爱竹木,他晚年隐居辋川时,在房屋周围栽种了很多竹子,并在竹林深处悠然弹琴,自得其乐。


他在《竹里馆》里写下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青翠欲滴的古树竹林,空明澄静,微风拂过,带来了竹子的清香,让人不由心向往之。


阳春三月,在古诗词看一树花开


白居易做过多处地方官,每到一处都要栽树种花,也爱植柳。


他在诗中写道:


寄题周至厅前双松

白居易


手栽两松树,聊以当嘉宾。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


春葺新居

白居易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

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彼皆非吾土,栽种尚忘疲。

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


相传于公元819年,白居易被贬谛忠州(位于四川)刺史时,见到城内四周的山冈上一片荒芜时,不禁感慨万分,还为此写下了“巴俗不爱花,竟春人不来”的诗句。

为了改变当地秃山荒岭的面貌,他一身布衣亲自带领百姓们一同植树栽花,并且坚持不懈地亲自前去管理树苗,几年后忠州境内绿荫匝地美不胜收。

后来在822年七月,白居易调任杭州刺史,他一如既往地带领当地百姓大兴绿化,他和百姓一起在西湖里筑起了一道长堤,并在堤上种植了许多柳树,这便是有名的“白堤”,白居易也因其亲民和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作风深受百姓的爱戴。


阳春三月,在古诗词看一树花开


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不但自己种植树木,还带领辖地百姓一起植树,有诗为证:


种柳戏题

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此外,他对树木的生长习性等都了如指掌,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把植树要领概括为: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在《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中,他对种树的情景也有描述:


手种黄柑两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真可谓植树的行家里手。


阳春三月,在古诗词看一树花开


苏轼从小喜欢种树,他在《戏作种松》诗中说: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岗。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这首诗记叙了他少年时期在家乡四川眉山东岗栽种松树的情景。


1079年,他谪居黄州建东坡雪堂,周围栽种柳、桑、竹、枣、栗等树,并题诗: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期间,带领百姓疏浚西湖、修筑苏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美景之一。


他后来被贬至惠州时,委托友人为他提供柑、桔、柚、荔枝、杨梅、枇杷、松、柏等果木,种植在新居周围,并写诗曰:


自笑先生今白发,道旁亲种两株柑。


阳春三月,在古诗词看一树花开


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来到四川成都筑造草堂,为了居住环境的优美,曾四处寻找树苗。


他写诗咏道:


诣徐卿觅果栽

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绝句漫兴

唐·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草堂前的古楠树被风吹倒,他痛惜地叹道: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诗人爱树之情跃然纸上。


阳春三月,在古诗词看一树花开


在这阳春三月

送你

一树花开,一生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花开   柳江   周至   阳春   竹林   柳州   西湖   植树节   刺史   古诗词   树苗   草堂   杜甫   松树   柳树   新居   美文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