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磕头千百次,不如生前尽一次孝


清明磕头千百次,不如生前尽一次孝

《清明》有云:“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细雨纷飞似泪痕,又是一年清明节。

我们缅怀先人,思念至亲,愿他们在天上也能幸福安宁。

人活于世,过去的,只能怀念,当下的,要懂得珍惜:珍惜父母尚在的日子,好好尽孝,别留遗憾。


清明磕头千百次,不如生前尽一次孝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少年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

岁月无声,少年转眼就成中年,父母一晃就老。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岁月的洗涤,总是模糊的。

而现实生活,总是十分残酷:当模糊逐渐清晰时,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再怎么后悔,也无法挽回;再怎么难过,也无法弥补。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人最大的幸福,不是声名显赫,不是家财万贯,而是上有老。

万人敬仰,不如父母注视;山珍海味,不如与父母一起吃的粗茶淡饭。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追逐所谓的事业、梦想而背井离乡,想着等到功成名就后再衣锦还乡。

以“忙”为借口,以“等”为说辞,一遍一遍地,拒父母于千里之外。

殊不知,来日方长只会等来人走茶凉。

岁月经不起蹉跎,父母经不起等待。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为人子女,诗和远方可以追逐,但请不要忽视身后尚在苟且的父母。

清明磕头千百次,不如生前尽一次孝


清明磕头千百次,不如生前尽一次孝


及时行孝,一生无憾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生活中,很多人当了父母,才开始懂得孝顺,而父母却早已不在。

于是,尽孝成了他们毕生的遗憾。

百善孝为先,父母的生养之恩大于一切,行孝要及时。

不要因为父母的迁就与妥协,就把他们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

不要因为习惯了接受父母的恩惠,就忘记对父母心怀感恩。

不要等到熟悉的脸庞定格在黑白相片,熟悉的声音入土为安时,再来后悔。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起点,是我们的根,没有他们,何来我们今日的枝繁叶茂?

为人子女,孝心,永远第一。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其中,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

时光无法倒流,人生无法重来。

清明时节,有的人认为,多烧柱香、多烧纸钱就是尽孝。

殊不知: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端一碗饭。

人活于世,要活在当下,及时行孝,尽情陪伴,勿留遗憾。

清明磕头千百次,不如生前尽一次孝


清明磕头千百次,不如生前尽一次孝


佛说:念念清明,时时当下。

黄土里,埋着亲情,思念里,藏着过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间所有遗憾的酸楚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懂得。

为人子女,别因为还没经历,就心存侥幸,那些没来得及尽的孝,终会让人痛彻心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清明   纸灰   时行   归途   美文   生前   子女   身后   模糊   遗憾   为人   思念   后悔   熟悉   父母   岁月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