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阳过街天桥通行 烟台又一网红打卡地诞生


大海阳过街天桥通行 烟台又一网红打卡地诞生

5月28日清晨,在市城管局组织建设的大海阳人行过街天桥现场,施工人员忙碌着清理桥栏杆、桥面卫生,为天桥通行做着最后的准备,现场一片欢腾景象。烟台市城管局市政养护中心负责天桥工程的曲军涛告诉记者,大海阳过街天桥工程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复工延迟、人员短缺,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进展顺利,“今天十点市民就可以通过天桥过马路啦!”曲军涛的语气里透露着压抑不住的喜悦。


大海阳过街天桥通行 烟台又一网红打卡地诞生

暗红色混凝土与白色鱼篓相映生辉让天桥风姿无限

28日清晨,记者提前“尝鲜”大海阳人行过街天桥,铺装着暗红色混凝土的桥面和空中白色的“小鱼篓”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天桥风姿无限。而从远处望过来,天桥则像一具长长的渔网,一头连路东,一头连路西,渔网里面蕴含着的,是附近百姓及商户们的财富和幸福吗?

记者了解到,天桥铺设的彩色混凝土除了美观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防滑,方便老年人行走。天桥东侧、西侧各有南北两处台阶,北侧台阶的宽度达5.2米,中间是陶瓷粒铺设的推行通道,方便自行车、拖车之类登桥,南侧台阶的宽度为3.5米。“北侧台阶坡度相对较缓,推自行车、拖小拖车之类上桥相对轻松一些,每层台阶高度仅有12厘米,低于居民楼台阶高度,方便老年人登桥。”天桥施工方负责人李峰杰介绍。

大海阳过街天桥通行 烟台又一网红打卡地诞生

从天桥过马路省时一倍以上

在过街天桥建设前,天桥两侧的行人、居民若要到马路对面,要绕行到大桥南侧的红绿灯处,距离大约在200米左右。“我有时开车会遇到有人冒险在这里翻栏杆。”在市区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薛女士告诉记者。在文化路市场内经营蔬菜、今年60岁的包大姐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有了天桥她再到马路对面送菜,就不需要拖着拖车穿马路,会安全很多,同时走的路程相对也要近一些,“如果有电梯的话,就更好了。”包大姐说。

记者现场体验天桥,从南侧短台阶上,正常步速,到对面南侧短台阶下用时1分10秒,从北侧长台阶上,到对面北侧长台阶下,用时1分33秒,而从最接近红绿灯台阶处步行到红绿灯穿过马路再回到距离最近的台阶,不算等红灯时间用时3分6秒,是短台阶用时的近三倍,长台阶用时的两倍多。

在天桥上,记者遇到多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虽然对他们来说走台阶是一种考验,但他们还是到天桥体验了一把。一位穿红马甲的老人告诉记者他今年快八十岁了,要通过天桥到对面的市场去。“如果有电动扶梯就更好了。”今年75岁、从黄务坐车到文化路市场买菜的一位老人和包大姐有相同的心愿。

记者在天桥东侧还遇到了今年77岁、家住大海阳南街的刘瑞老人,因为心脏不好他不敢到天桥上去,坐在天桥下面的老人仰望着天桥,眼里充满渴望,记者表示搀扶老人上去体验一下,老人温暖地笑了,表示感谢但还是婉拒了。

居住在天桥西侧、家里有五口人的王大妈天天盼望着过街天桥投入使用,这下终于如愿了。“我几乎天天要跑一趟文化路市场,有时还不止一趟,天桥能用了,我每天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了,最重要的是还安全。”


大海阳过街天桥通行 烟台又一网红打卡地诞生

烟台又一网红打卡地诞生

天桥的落成,标志着又一网红打卡地在烟台诞生。家住桦林苑的王女士路过天桥,被天桥的美丽吸引,当即改变行程,在这里拍起了照片。一位带着孩子的女士也在天桥为孩子拍了不少照片。“天桥太美了,为烟台增色不少。”王女士表示。

今年七十岁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老三届”早已经把天桥当成打卡地了,这位把爬台阶看成“小菜一碟”的“年轻老人”告诉记者,他一直关注天桥的进度,每隔几天都过来看看,每次过来都会拍一堆照片,“头天晚上来,看到拉着横幅,估计今天要开通了,就过来看看。”“老三届”边说边给记者出示他手机里拍摄的照片,“你看,天桥在晚上更迷人。”“老三届”很喜欢天桥的“小鱼篓”造型,“天桥不止漂亮,也方便,台阶角度很舒缓,推着自行车爬一点不觉得累。”


大海阳过街天桥通行 烟台又一网红打卡地诞生

九位工人奋战二十多天“拼图”完成“小鱼篓”

天桥上面,还有一位姓王的先生手持控制器,在操作无人机拍摄,控制器屏幕上,天桥在整座城市背景下,犹如初初长成的邻家少女,清新动人。

其实,天桥如今的美丽,是之前工人们日夜辛苦劳作换来的,尤其是漂亮的“小鱼篓”造型,施工非常复杂和麻烦。“小鱼篓的造型很漂亮,而要让这种漂亮体现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小鱼篓’编条繁复,焊接工艺非常重要。”在之前的采访中,监理工程师林杰告诉记者,因为“小鱼篓”编条多达760多根,给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每一个编条的形状看起来都差不多,实际上都有着细微的差别,你得把每一根编条都放到它应该在的地方,才能完美地编织起这只‘小鱼篓’,就像拼图一样。”为此,项目部找到了一个好办法——给一节节“编条”铁管登记“身份信息”,就是在每一根铁管上都写上字母和数字组合,比如“c1-194、G-198……”施工人员可以根据铁管上的字母,来固定它所在的区域,再根据铁管上的数字,来固定它所在的具体位置。

“一根管子也不能装错位置,只有每根铁管都装对了地方,组装出来的形状才是对的。”就这样,施工人员根据铁管的“身份信息”轻松为它们一一找到了“家”。

记者了解到,这个造型漂亮的小鱼篓,是9位工人连续奋斗了20多天才全部焊接完成的,又由几位工人连续奋战逐一给它们“穿上白色的衣服”,所以我们才能看到白色的鱼篓和暗红色桥面相映生辉的美丽画面。


大海阳过街天桥通行 烟台又一网红打卡地诞生


克服疫情恶劣天气影响,迎来市民首试

今年的疫情给大海阳、万达两座过街天桥的施工带来不少困难,一个是施工人员不到位,一个是材料供应受限,还有检测部门对接上也有困难,再加上进入5月份以来的持续雨天对施工的影响,但项目部通过多方努力,消化疫情和不利天气带来的工期影响,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大海阳天桥工程基本已经完工,今天迎来市民的首试。”烟台市城管局市政养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让市民先用着,亮化工程也将尽快完善。

大海阳过街天桥系根据市区“治拥堵保畅通”两年行动方案安排设计,是我市重点民生工程,天桥投入使用,对畅通交通状况、方便周边居民、提升城市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王丽媛 摄影报道)

大海阳过街天桥身份证:

开工日:2019年10月7日;

通行日:2020年5月28日;

主桥长度:45米;

主桥宽度:6.1米:

北侧台阶宽度:5.2米,每层台阶高度12厘米;

南侧台阶宽度:3.5米,每层台阶高度15厘米;

“小鱼篓”编条铁管:760余根。

新闻延伸:

大海阳人行过街天桥位于大海阳立交桥南侧,东南侧为文化路农贸市场,西南侧为现状住宅生活区,设计理念为“鱼篓”,以白石人捕鱼为生为灵感来源,延伸出鱼篓的形态设计理念,玉雕中鱼篓还有聚财聚福的寓意。

#烟台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海阳   烟台   鱼篓   天桥   铁管   桥面   暗红色   拖车   红绿灯   疫情   美文   宽度   台阶   老人   记者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