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登南山(散文)

细雨登南山(散文)

花牛红

我常常喜欢驻足于那些镂刻着一断历史的名胜古迹,并且是在滂沱大雨之中,因为,我总以为只有在这个时刻,幽藏于岁月积层中垂目入定了千年、万年的历史、人物、风俗、文化,才会被这滂沱大雨洗刷尽一身旧尘,它们会随时呼之欲出,备人钩沉,并会带着那个时代的语言,和人对话交谈,叫人赫然感到历史的河流会从过去的幽谷中澎湃而出,使人有一种诗情飞扬,酣畅淋漓的感觉。

于是,在一个星期日的雨天,独自一人乘兴踏上了通往南郭寺的南山小径。南郭寺,座落在天水城南约2公里处的慧音山坳上,山门不大,名气不小。寺内汉柏唐槐掩映着无穷美景,耳听和畅均匀的林间涛声,饮一口甘甜清冽的北流泉水, 让 人顿感神清气爽。

公元759年,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流寓秦州,落脚就在南郭寺。诗人一进山门,扑面而来的清风顿扫他一路西行、颠沛流离的疲惫和惆怅,脱口吟道: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邑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亻免仰悲身世,溪水为飒然。

千百年来,南山因了南郭寺而闻名遐尔,南郭寺也因了一代诗圣足迹所至并为之题诗而令人梦萦魂牵;因了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手迹“第一山”而叫绝;也因了院内南北欹侧的古柏而称奇; 龙槐飞舞,百年白茅无不令人惊叹。

清诗人宋琬(顺治十一年即公元1654年,出任陇西道佥事,时秦州发生地震,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无家可归者数以万计。宋琬一面组织群众修复家园,一面采取措施赈济百姓。因国库空虚,他便“出家财,自莱阳邮致以恤其灾。”)曾集“二王书”摹刻杜甫诗歌60首成碑,后世称为《二妙轩碑》。二妙轩碑始建于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位于玉泉观,今已不存。碑上刻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山寺》《初月》《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等陇右诗作。

天水南郭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南郊慧音山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15年天水南郭寺景区重建二妙轩碑,对建筑屋面全面拆除,对周围不锈钢保护围廊进行更换,保持其历史原貌和原有建筑特色。

冒着毛毛细雨,我又久久地凭吊于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匾额的“邓宝珊将军纪念亭”前,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一个旧时代总会用各种方式留给新时代一点令人凭吊的纪念,如史碑、典籍、陈迹等等;一个民族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善用一种陈列旧址的方式展示他们先人往昔的 輝 煌,独具的魅力。

不尽如人意的事常常有十之八九,直到我遍游南郭寺的角角落落,走出寺院西北角带有异族风情的卓玛山庄,踏着微雨中的缤纷落英,走上归途的时候,我还未弄清楚南郭寺的创建起于何时何代?“南郭寺创建年代待考”,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里,一个年代算不上太久远的古建筑都考证不了确切的创建年代!这恐怕对秦州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意义的信号吧?!滂沱大雨也始终未落下来,我不禁有点游兴未尽的失落感,酣畅淋漓的感觉终未体味得到,我只好安慰自己,那就等下次吧!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始终未体味过滂沱大雨中游南山的快感。但我深信不疑,在滂沱大雨中游南山定将会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悟。

细雨登南山(散文)细雨登南山(散文)细雨登南山(散文)细雨登南山(散文)细雨登南山(散文)细雨登南山(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米芾   天水市   北流   南山   天水   诗圣   滂沱大雨   顺治   山门   酣畅淋漓   杜甫   中游   美文   公元   细雨   散文   年代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