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篇征文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散文)之二


写篇征文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散文)之二

写篇征文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散文)之二

文/张明孝(甘肃)

并且在尽量充实原文的基础上,力求诵读的那种音节和韵律,但一直未找到一个最佳的播音或诵读者,恰巧看到炎黄文化科技精英 丝路都市文化汇公众平台上刊发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征文”,便于2021年4月9日中午给投寄了去,不料4月10日早上丝路都市文化汇的编辑发来微信帖子,说我的此文《光辉的里程》在去年的“天水文学”公众平台上发过,并附有截图,故而我的《沧桑巨变,大国崛起,百年梦想终成真 ——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的述职报告》一文在他们的征文活动中不能被采用。

我在慨叹遗憾地同时,想着另起炉灶,再重新写一篇文章敬献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刚好4月10号是星期六,早上没事便构思起了这篇文章,还好,前几天过清明节时,我把我从前的几篇写父爱的文章整理修改并发布于我个人的头条号上,引来许多头条朋友的关注,这里面有关于“叶落归根”和“故土难离”及父爱母爱的许多话题,并进行过一些有益的讨论,猛然间灵感骤来,就《故土难离和叶落归根之断想》好了,遂一个上午写成了此文,可以说是即兴之作,下午好好地做了一番修改便寄给丝路都市文化汇公众平台的编辑老师——涯浚(叶知秋)先生。4月11日(星期日)早晨六点多,此文便在丝路都市文化汇公众平台刊发,接着我便在微信朋友圈和头条平台转发,点击者不是太众,但均是点赞的,一片叫好声。没有人发现我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甚至连点评者都几乎没有,这大概是别人根本就没有仔细阅读我的文章吧?!也或许是出于照顾我的面子和情绪,所以就没有了其他的声音。


写篇征文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散文)之二

然而,当我在朋友圈里转发的时候,便发现了几处疏漏是不容忽视的,我承认自己的写作水平还达不到“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高度,但做为一个普通的党员教师坚定的文化自信还是要有的吧!不要在自己的作品里面留下连自己都感到缺失的东西,那就不是我写此篇征文的本意和初衷了。于是,我将《故土难离和叶落归根之断想》重新修改如下:

故土难离与叶落归根之断想(随笔)

做为一个漂泊在外的中国人,总爱思念故乡,人生故土难离,叶落归根,一想到家,心情便久久地不能平静了。当然了,这还得是那种常怀爱国情结,时常把故乡、祖国和人民铭记于心的人;对那些早就想加入外国国籍,总认为中国贫穷落后,恨不得和祖国母亲彻彻底底地撇清关系的人,那上文的阐述对他(她)们例外。

打开百度字典,当你输入“故土”两个字,就会弹出这样一段记述:故土,指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有许许多多漂泊在外的游子会常常问自己我有家吗?为什么几十年下来,我的家一直脏乱杂沓疲惫不堪,缺少可意的温馨与醉人的情趣。

那是因为他(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没有获得较大的成功,虽然在外地或异国他乡漂泊拼打了多年,但却始终没有挣下多少能让自己成为那令世人为之瞩目的成功人士的钱来,甚而至于还弄得伤痕累累,疲惫不堪;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虚荣心在做怪,让这些人始终认为自己的家自己的祖国似乎“缺少可意的温馨与醉人的情趣。”其实,儿不嫌娘丑是祖训,切记,勿忘!记得前几天清明节时有一位头条友友在他的一篇回忆自己的母亲的文章里面,有一句对自己母亲的描述:“她是个愚钝的女人”我看后立马给他回帖,是可忍孰不可忍!母爱勿容玷污!我们在写大字不识的没有文化的母亲的时候,可以说她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决不能用“愚钝”这样的字眼,这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他(她)们根本就没有体会过,一个人身心俱疲的时候,只有家,才是他(她)们最温馨的港湾;也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是自己最亲近最信得过的人。

记得三十多年前,当我坐完班车赶火车再步行十多公里山路两手空空一身疲惫地回到家里的时候,老母亲端上来香喷喷的饭菜,嘘寒问暖,东问西问,她问着我吃着,老父亲竟还在一旁讲着他的大道理;问着讲着吃着,不知多少回我拿筷子的手却停在碗中不动了,因为全身心放松的我竟然睡着了。多温馨多和谐的一幕呀!至今想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我也常常告诫自己,有家的地方就有自己的祖国;因为没有国,哪来的家呀!这就是我从小就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家国情怀吧?!

但对于那些挣了大钱,身份地位可列世界富豪榜的人来说,家国情怀淡了?化了?我不得而知。因为人家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想把家建在哪里就建在哪里!想给哪个国家的大学捐钱就给哪个国家的大学捐钱,你管得着吗?有了钱就是任性,儿女们那怕是连戍边英雄都敢诋毁,那有什么?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我想把家建在阎罗殿都不是不可以的!

古今中外,有钱人就是任性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如明代江南富商沈万三一般的,那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要发动战争,可是正值刚刚立国未久,国库尚不充盈,军饷挤不出来。正在朱元璋为此头疼的时候。沈万三说要为皇帝分忧,要自己拿出一百万两黄金,替皇上劳军。每个士兵,一人一两黄金,充当军饷。

有钱人就是任性这在沈万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朱元璋皇帝听后却勃然大怒,气得要下旨斩了沈万三,多亏马皇后极力为其求情,才算是保住了性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沈万三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但此事根本就没有完结。后来沈万三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写篇征文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散文)之二

沈万三错就错在,太自以为是,忘了自己的身份。军队乃国之重器,向来由一国之君掌握,士兵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战场上为皇帝拼命。沈万三一个商人,替皇上劳军,是要造反么?如果沈万三劳军,最起码的有三个方面的信息可供朱元璋皇帝琢磨:一是,侧面向众将士传达一个信息:现在的皇帝手里没钱了,跟着他饭都吃不上;二是,会令三军将士对他感恩戴德,树立威信;三是,如果多劳几次,这军队是姓朱还是姓沈呢?还能听朱元璋的话么?基于此,沈万三踩了朱元璋皇帝的底线,龙颜大怒要杀他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以为,沈万三他比窦娥还冤,他的劳军之举其实是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爆棚的缘故所致。他认定,自己拿出的一百万两黄金足可以使刚建国不久百废待兴的明王朝的军队强大起来,军队强大了,国家自然就强大起来;有了强大的国家做后盾,老百姓何愁不富?国强民富,人民何愁不安居乐业!沈万三生不逢时啊!前面我提到的那位富家公子,那可是真的踩了底线地诋毁保卫你和你的家人和平幸福生活的戍边英雄啊!没有那些人民英雄的誓死捍卫,那哪儿有我们所有人的今天!你们在外国列强的眼里永远是算不得什么的,和列强打交道无异于与虎谋皮!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奴役的苦难屈辱史应该使每一个国民警醒!热爱人民,忠诚于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的中国共产党,爱国爱家才是最有希望的中华民族的魂魄之所系!

说着说着,我忽然想起了几个问题:一个人有了足够多的钱或财富,那他(她)真正的能做到四海为家吗?想把家建在哪里就能真正地建在哪里吗?想加入哪一国的国籍就能真正地融入那一个国家了吗?在世界范围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种族歧视民族歧视能彻底地消除吗?危难处显真情!2020年,抗击几乎肆虐全球的“新冠状肺炎疫情”,彻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其实,故乡就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个驿站。这原本是诗人笔下对故乡这个最具亲和力的地方的诗意印象,我觉着这一诗意印象最切那些挣了大钱积累了巨额财富的最成功人士。一代名动青史的巨富大贾(音gu)沈万三原籍不就是浙江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吗?后随父迁徙到周庄,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庄,如今的江南第一水乡小镇,一个如诗如画、美轮美奂,始终令世人心驰神往魂牵梦萦的地方。

叶落归根,是那些不管是土生土长或是漂泊在异国他乡,但凡是有着一点点祖国和故土情怀的传统的现代的文明的中国人的终极归宿,不管是像我一样生于黄土高原之上的黄土高坡,还是生于东北黑土地之中的白山黑水之间,抑或是生于长江中下游的河湖沼泽地,再或是生于四川盆地的红壤当中,都摆脱不了叶落归根的宿命!至于生于西藏雪域高原上那些长年磕着等身长头但却始终向往着神鹰的人们,还有生于新疆天山南北或是那拉提草原的可可托海镇上那些始终与养蜂人、牧羊女窃窃私语的人们,有没有“叶落归根”的宿命?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想在雪域高原上,他(她)们只要有神山圣水就行了,因为有了它,等身长头就一直可以磕下去,生生世世,地老天荒。而天山南北广袤得直令我高山仰止,无以丈量,但在拉那提的可可托海,我相信只要牧羊女和养蜂人在,那比肩神山圣水,甚至比日月星辰更耀眼的养蜂人和牧羊女的爱情故事就会生生不息演绎不断,因为和王洛宾老先生早就有约定的大阪城的姑娘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去了那遥远的地方。生于河套地区特别是蒙古高原,住在蒙古包里,把马奶子酒当茶喝,整天骑着黑骏马,吆喝着高长调的蒙古人,千里草原就是他(她)们的家园,是他(她)们的天堂,更是他(她)们终生难忘的地方!

代马依风,狐死首丘的成语故事大家不可能不记得吧?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指古代北方所产的良马,代马总是怀恋北边吹来的风。用代马依风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狐死首丘,传说狐狸死的时候,头还向着巢穴所在的土丘。用狐死首丘比喻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当知道了这些之后,相信你肯定再也不会痛骂狡猾的狐狸了。

连代马、狐狸这样的动物(说的不客气点,它们仅仅是畜牲而已)到死都眷恋着自己的故土;那么,做为二十一世纪高科技飞速发展时代的智慧人类,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啦!

当然了,对那些个心存报国之志,四海为家,心里面永久志存高远的仁人志士来说,故土难离和叶落归根里还包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层次含义;那就是,一个人无论是什么时候,身处什么地方,都要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


写篇征文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散文)之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狐死首丘   故土难离   中国共产党   牧羊女   母亲   叶落归根   爱国   断想   故土   丝路   美文   故乡   祖国   散文   皇帝   地方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