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01、

关于麦收,近几天我已经写了三篇文章,累计有三千字左右。可是,始终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心中所想,并没有完美地抵达笔端。我怀念镰刀上的麦收,我追寻金色的麦田,无非是源于心底深处对土地的一腔眷恋,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无限向往,对与父兄姐妹们一起割麦子的往昔岁月的深情怀念。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02、

犹记在麦收前夕的农历4月8日,距离我们村大约15里地的尹店,每年总要起一场大型庙会,彼时商贾云集,货流如水;贩夫走卒,吆喝叫卖。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挈妇将雏,呼朋引伴,前去赶会。

庙会上商品齐全,种类繁多:有成衣布匹,凉鞋丝袜,针头线脑,各色小吃;也有桑叉木锨,镰刀笆斗,犁铧齿耙等。起会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农业物资,为即将到来的麦收做好物质储备。

所以,每到四月八庙会,三叔总要去庙会上买一些镰刀、桑插之类的农具。开镰的前夜,三叔坐在磨刀石的旁边,蘸着一盆清水磨镰,一磨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把镰刀磨得锃明瓦亮,吹发可断。

三叔常告诫我们:磨刀不误砍柴功。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孔夫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做事智慧。

皎洁的月光洒满庭院。温热的南风,逗弄着老槐树婆娑的枝叶。院中积水空明,荇藻交错。

宁静的月夜,家家户户,磨刀霍霍,为麦收做着充足的准备。三叔常常多磨上几把,以备中途随时替换变钝的镰刀。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图文无关

03、

五更天,布谷鸟尚未睡醒,村庄已经提前醒来。到处是赶往麦田的杂沓的脚步声。此时,晨光熹微,东方的天际刚刚泛出一丝鱼肚白。我们睡眼惺忪地跟在三叔的身后,来到被晨露濡湿的麦田。

一天之中,黎明和黄昏时分割麦最为舒服。此时,天气凉爽,空气不燥,麦杆被夜汽浸淫得十分柔软 ,尖利的麦芒也温柔了许多,不像烈日当空时那么刺挠扎人。

我们来到麦田后,一字排开,每人根据自身的体力和速度的快慢,把上几垄麦。三叔、大哥和四姐,把得较宽,至少有12垄麦。五姐、我和小弟,每人只把了四垄。所以,乍一开镰,我们三个便很轻松地超过三叔、大哥和四姐他们,假装割得很快。

常年教书的父亲,身体孱弱,而且也不擅长割麦,就跟在我们身后捆麦。6个人同时开镰,只有父亲一个人捆麦,父亲常常觉得力不从心。我们割完麦子以后,就会帮着他一起捆麦。

已经嫁到邻村的大姐,在连三赶四地收完自家的麦子后,就趁空回来帮娘家割麦。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图文无关

我和小弟都不喜欢割地头的麦子。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地头的麦子要横着播种,看起来就像为整块麦田镶上了两道花边。由于地头处地势稍高,缺墒缺肥;所以,地头的麦子往往营养不良,低幼丑陋,割起来费时费力。不像那些笔直的麦垄,一镰划过去,倒伏一大抱。

五姐和我都喜欢割那些地垄较短的麦田。四垄麦一路割过去,不一会儿就割到地头了;然后在地头直起身,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再往回割。一来一回,像拐线似的,成就感特别强。割到快到地头的时候,由于胜利在望,所以越割越有劲,速度蹭蹭地往上升。而割到麦垄较长的麦田时,就会非常绝望。割呀,割呀,地头依然遥远得像是永远追不上的地平线。

我和五姐就会变得心浮气躁,不能扑下身段好好地割麦了。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一会儿在这头割,一会儿又跑到另一头割。每当两头交汇之际,心底就像红一军和红四军会合时那么地激动。

更多时候,我们选择分工合作,两个人分别从两头同时割起,相向而行,暗中攀比,不知不觉中速度快了许多。

从清晨四点割到七点,一块麦田差不多能割完。母亲也把早饭做好了,她照例站在门前的石板桥上,扯起嘹亮的大嗓门,召唤我们回去吃早饭。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早饭吃毕,接着去割麦。太阳出来后,割麦的辛苦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腰酸背又痛,热汗肆意淌。汗水流进眼里,把眼睛蛰得又涩又痛。头上戴的草帽,密不透风,加之暑气喧腾,只觉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这时候,我往往一把扯下草帽,任由阳光的热浪,劈头盖脸地向我泼来。

上午割到十一点左右,就歇工了。下午三点接着割。有时候,月光明亮的夜晚,也趁着凉快加班割麦。此时,广袤的田野上,月色如水,凉风习习,虫语唧唧,笑声喧哗。深觉劳动的简单美好,倍感田园的宁静祥和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04

如果家里需要添置新稿荐,就需要薅下完整的麦棵,把麦棵晒干以后,在桌子或者椅子上甩出麦粒,保持麦秆的完整性。再用细麻绳绑着砖头,在特制的木架子上一前一后地绕,编织成用来铺床的稿荐,相当于席梦思的床垫。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割完一块麦地,就及时地用牛车拉回麦场,垛起来。等到麦子全部割完后,才开始打场。

打场时,先把麦捆一捆捆从高高的麦垛上抛下来,再割开小麦绾成的绳结,将麦棵散开摊匀;然后把牛套在石磙上,一圈一圈地碾压。中途需要时时地翻场,确保每一个麦粒都能被碾下。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等到所有麦粒都被碾下,就开始起场了。先用桑叉把麦秸起走,堆到麦场边缘。再将混合着麦糠的麦子用木锨和扫帚,聚拢成堆。然后,用木锨扠起麦子,借着风势,高高地扬起来。轻浮的麦糠和麦秸就会随风飘散,剩下金灿灿的麦粒垂直地降落。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扬场时至少需要两个人:一个人用木掀扬麦;另一个人用扫帚不断地掠去麦堆上飘落的麦糠。等到所有乳白色的麦糠被扫拂干净,黄澄澄的麦堆就像一座漂亮的金字塔,矗立在黄昏的天幕下,在农人的眼里,闪闪发光。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美丽的小麦沙画

等到湿麦子被晒干归仓之后,麦收才算是真正结束。紧接着就开始播种玉米花生、高粱大豆,栽种红薯水稻了。

节令催促着农人的脚步,一刻不停地向前走去。

05、

如今现代高科技大大减轻了农业劳动的强度,联合收割机彻底改变了流传千古的割麦姿势,极大加快了麦收的速度。这是时代的进步,这是农人的福音,这是一代又一代农人心底的期盼呀。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可惜,当年,尽力帮衬娘家的大姐,已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六个年头了;和姊妹们并肩割麦的大哥,也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年了。

而在麦收时节想法设法为我们改善生活的母亲,也已经往生七年了。认真磨镰的三叔,在十八年前,因为身患重疾,而不得不告别洒遍他汗水的田园热土;十三年后,终于魂归大地,化为尘土,融入他耕耘了一生的黄土地。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那些充满艰辛的麦收岁月,透过记忆的滤镜回望,滤掉了腰酸背痛的疲惫,滤掉了起早贪黑的困倦,滤掉了烈日炙烤的灼痛,滤掉了麦芒刺挠的痛痒,滤掉了汗水蛰眼的迷蒙。

留下的则是亲人们互相关爱、并肩奋斗的美好 ,是三叔节奏均匀的霍霍磨镰声,是父亲捆绑结实的硕大麦捆,是母亲做出的可口饭菜,是大姐躬身割麦的背影,是大哥挥舞银镰划出的美丽弧线,是月光下全家人薅麦时的欢声笑语,是初夏之夜含着麦香的南风,是南风中夏虫的浅吟低唱。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所以,辛苦忙碌的麦收,正是因了这种种的美好,才使我怀念至今。如果时光能够倒回到一家人携手割麦的岁月,那将是多么的幸福!

谨以此文,缅怀我远逝的亲人们,致敬艰苦而美好的岁月,礼赞曾经质朴的田园和在田园上努力劳作的一代又一代的农人。

一起割麦的岁月(三诊)

图文无关


-END-

诸君好!我是林下煮酒,是一枚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忠于内心,勤于思考,既能享受孤独、逍遥林下,又能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的高中语文教师。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评论和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林下   木锨   麦糠   南风   麦粒   农人   地头   镰刀   庙会   麦子   麦田   美文   田园   大哥   父亲   美好   岁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