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句古诗词,它是解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人是情感动物,几千年来,唯美的爱情,永远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也有了很多美好的传说,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词。“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是多少闺阁女子的梦寐以求,聪明如甄嬛,最初的美好愿望也不过如此。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千古传唱,与此词句相比肩的还有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来源于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其实,在大自然中,重情的并非只有鸳鸯,还有翱翔蓝天的大雁。今天,让我们欣赏一首曲儿,走近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

记住这句古诗词,它是解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一 佳作欣赏

摸鱼儿

金末元初·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记住这句古诗词,它是解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二 词人简介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韩岩村人,金末元初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作为金、元时期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元好问的诗词刚健清隽,他的诗效仿杜甫,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他的词继承了南宋名家的风采,为金代之魁首。

记住这句古诗词,它是解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三 词人故事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16岁的元好问赴并州应试。在赶赴并州的路上,他看到一只大雁被猎人射死,另一只被捕获的大雁撞地而死。

对于大雁这种对爱情忠贞的鸟儿来说,双栖双宿,与人无忤,碰到这样的事情,元好问的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

他花重金从猎人那里买下大雁,把两只大雁合葬,并起名为“雁丘”,还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摸鱼儿》。

记住这句古诗词,它是解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四 佳作赏析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问世间的情到底是什么呀?竟能叫人生死相许。这两句横空而来,仿佛在拷问每个读者的内心世界。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词人通过叙述这一对大雁双宿双飞,从南到北,不离不弃的生活,反映了人间真爱难免要经历“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的苦楚,这两句写得水到渠成,自然得体。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是用大雁的口吻,讲述了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情感内涵。天大地大,失去伴侣,形单影只,即使苟活也是了无生趣。

记住这句古诗词,它是解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这两句词人用怀古来渲染感情,通过汉武帝刘彻泛舟汾水之时所作的《秋风辞》,将爱情的悲歌渲染得深沉悲怆。接着,词人运用《楚辞·招魂》和《楚辞·山鬼》的典故,将情感渲染得更加悲怆。

“天也妒,未信也,莺儿燕子俱黄土”和“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这两句表现了词人对大雁忠贞爱情的肯定,他相信这对大雁一定不会像莺莺燕燕那样化为黄土,它们的爱情悲歌将流传千秋万世。

记住这句古诗词,它是解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五 感悟

谁道男儿不柔情?元好问目睹了一只大雁被射死,另一只大雁自戕,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作。从某方面来说,元好问能有此感,也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纯粹的爱情实在是太可贵了。正因为可贵,所以它的美是那些莺莺燕燕无法相匹敌的。

记住这句古诗词,它是解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当今社会,生而为人,都有太多的责任和义务,即使夫妻间也不可能同生共死。但是在有限的年华里,请珍惜生活中的伴侣,互敬互爱,举案齐眉,也不枉相爱一场。

希望这首曲儿,能走进人的心灵深处,唤起心底真情,看到伴侣身上的闪光之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白首不相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让我们都记住这句话。它是解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徜徉古诗词,让我们一路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白首   双飞   千秋万古   骚人   层云   楚辞   词人   古诗词   寒暑   金钥匙   悲怆   大雁   佳作   黄土   美文   解锁   生死   世间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